手机扫码接着看

申论范文天天学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讲话稿范文 领导讲话稿

目录

议论文范文 1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底气足 1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2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 4

策论文文范文 5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5

政策理论热点 6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6

坚持守正创新扎实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 11

议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底气足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95%……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

受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海运紧张等因素影响,今年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整体放缓。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外界的风风雨雨或许会带来冲击,经济数据可能会出现短期波动。但是,中国经济持续恢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有坚定信心。研判中国经济,既要关注现实数据,更须保持辩证思维、战略定力,观大势、谋全局、看长远。

信心所依,源自持续恢复发展的基本面。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项项数据背后,是鲜活生动、具体而微的场景:喜获丰收的田间沃野,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川流不息的港口码头,繁华热闹的城市街道,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汇聚成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信心所依,源自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超过10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46亿市场主体……长期累积的丰厚物质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国经济增强韧劲、拓宽空间。今年国庆假期,全国银联交易金额达2.72万亿元,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超8350万人次,电影票房43.85亿元。1至9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6%,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7%。消费回暖,引资“磁力”持续释放,彰显出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信心所依,源自澎湃的增长新动能。“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正式投产、载人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创新演绎着激动人心的乐章,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靠强大制度优势,中国正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新征程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的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刘赫《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5日第04版)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让数字技术应用造福人民⑤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有工作人员向人们展示,一台普通扫地机器人是如何秒变窃听、偷窥工具的;剑指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全国注册用户截至6月已超过6500万,接受群众举报涉诈线索65万条;在各种互联网技术论坛、会议上,网络安全是前沿科技成果聚焦的重点领域,也是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话题……信息化浪潮云奔潮涌,互联网技术释放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的问题。在便捷和风险共生的网络空间,守护网络安全永远都是“进行时”。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融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万物互联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风险互联,给人类社会、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比如,网络偷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侵害个人财产和隐私安全;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行为,给社会治理、国家安全带来挑战。习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如今的网络安全,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不仅关乎个人安全、企业安全,也关乎国家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建设数字中国,必须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呼唤构建理念与技术的防火墙。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向纵深推进,数据要素向深度应用拓展,网络安全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不断呈现出新形式、新特点,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愈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比如,针对网络威胁的新特点,要转变“点对点”的传统防护方式,将安全防护前置并贯穿产品和技术的全流程,夯实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底座;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瓶颈,要加快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核心信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才能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既是技术命题,也是治理考题。近年来,针对数字安全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我国接连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已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到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字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与此同时,从持续开展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到深入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再到与国家安全机关等协同配合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各地各部门创新手段、汇聚合力,不断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整治打击力度,有力维护了网络安全、保障了人们的数字权益。也应看到,网络安全威胁是全天候、无间断的,只有坚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不断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筑牢网络安全防线,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主动作为,也需要全体网民广泛参与。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人。在这个庞大的信息社会、数字社会,每个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拥有者、使用者,同时也是数字安全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连续8年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正是为了更广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筑起维护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身处互联网时代,共享数字社会便利的网民,既要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也要自觉成为网络卫士,为维护网络安全、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联网让全球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享机遇也要共迎挑战。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国携起手来,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夯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基石,一定能让数字技术应用更好造福全人类。

本报评论部《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5日第05版)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百年探索实践为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作出“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论断,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从创新型国家的提出,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我们党在领导科技事业的每一个节点都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引领国家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我国科技事业的战略主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党始终立足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聚焦重大战略需求,调整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和结构。改革开放时期,党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工作迅速且广泛地支撑“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后,面对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为应对科技创新中的短板弱项,解决“卡脖子”难题,创新驱动成为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科技问题,提升科技事业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支撑效能,是党领导科技事业的优良传统。

 增强人民生活福祉是我国科技事业的战略主价值。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强调:“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科技创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技扶贫带动精准脱贫,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工作护佑生命健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技工作充分体现了听党指挥,靠前攻关,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领域打赢了一场场科技防疫的攻坚战。党领导科技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价值追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是我国科技事业的战略主动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将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必将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谢俊、罗静,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5日02版)

策论文范文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国R&D经费的比重达76.6%,对全国增长的贡献达77.9%。企业研发经费对全社会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成为一大亮点。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企业研发经费能够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正在不断增强,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发挥了技术创新生力军作用,科创板上市科技企业超过200家,总市值超3.2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产业表现抢眼。

进入新发展阶段,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等都需要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力量,其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应当进一步强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企业离市场最近,对于市场需求反应灵敏,适应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强烈,要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的投入。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流动,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须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此外,要继续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助力科技创新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要牵住“牛鼻子”,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企业技术创新的“卡脖子”技术,只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完成,亟须行业联手建设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发组织模式。要鼓励支持领军企业以实施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推动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动力。

叶荻《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5日第19版)

政策理论热点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统谋划,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坚持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主席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扎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一、深刻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发展阶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还处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关口。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将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资源。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足16%。随着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能源消耗量还将刚性增长。目前我国不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能源品类的外采率不断攀升,2020年石油、天然气外采比重分别达到73%和43%,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先立后破,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

(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历来重信守诺,狠抓国内碳减排工作,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累计下降48.4%,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自主贡献目标,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体现了最大的雄心力度,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将为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可见,努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们自己要做的重大事项,必须坚定不移地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二、准确把握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基本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决不是就碳论碳的事,而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采取强有力措施,重塑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围绕“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

为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要坚持全国统筹。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可能由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单打独斗”,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需要地方、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做到统筹协调、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有序推进。要压实地方责任,组织地方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举措。要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二是要坚持节约优先。我国是人口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资源约束问题还比较突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不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三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用好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敢于打破利益藩篱,大力破除制约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四是要坚持内外畅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坚持以我为主,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同时也要用好国内国际两方面资源,大力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携手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

五是要坚持防范风险。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时间窗口偏紧,技术储备不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相当艰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把握节奏。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三、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抓住“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围绕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严控增量项目,实施用能预警,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节能改造,持续提升项目能效水平。切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坚决防止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加快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绿色转型,推动服务业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切实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二是有力有序调整能源结构。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低碳转型,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坚持节能优先,落实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措施,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有序减量替代。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大力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和灵活性改造,推动煤电加快从基础性电源向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

三是加快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在城乡建设领域,将绿色低碳要求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大力实施绿色建造。结合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推进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加快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大对新能源车船的支持推广力度,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加快交通运输电动化转型。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绿色低碳出行。

四是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前布局低碳零碳负碳重大关键技术,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好“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有序推动以“军令状”方式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快智能电网、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深入研究气候变化成因、碳汇等基础理论和方法。完善人才体系和学科体系,加快培养一批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专业化人才队伍。

五是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巩固和提升我国碳汇能力筑牢基础。以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为重点,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湿地和耕地保护等,不断提升碳汇能力。加强与国际标准协调衔接,完善碳汇调查监测核算体系,鼓励海洋等新型碳汇试点探索。

六是健全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强标准国际衔接。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发布等制度。完善投资政策,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加大财政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绿色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七是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加快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坚持我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主动参与气候治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贯彻落实,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何立峰《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5日第06版)

坚持守正创新扎实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具有重大意义。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时分析研究统一战线各领域思想动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切实抓好《意见》精神贯彻落实。

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习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为我们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举旗定向、凝心聚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少数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对我进行围堵打压,民族、宗教、人权等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统一战线政治引领的独特优势,做好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稳固人心的工作,不断增进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实践证明,这个联盟牢固了,才能增强和扩大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是凝心聚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推进一项事业,既要解决目标任务问题,也要解决动力力量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科学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统一战线拥有大量专家学者和各方面专业人士,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结合各自专长,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献计出力,可以集思广益,帮助我们党优化决策。通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成员的意见建议,可以使我们党听到不同的声音,做到博采众长。通过沟通协商、教育引导、照顾同盟者利益等方式,可以增进共识、形成合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

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是夯实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一战线成员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在统一战线举旗帜、增共识,越要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发展前景,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统战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围绕凝聚人心、防范风险两件大事,加强对统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统战工作始终。中央统战部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报告制度,专题研究统一战线领域和统战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统战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深入贯彻《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成立中央统战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年度工作要点,建立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统一战线成员思想动态分析引导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针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特点和思想状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统战系统党员干部。中央统战部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中央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7次专题学习和1次扩大学习。统战系统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学习制度,强化学以致用,推动许多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精心组织学习《习主席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模范机关创建等活动,抓实青年理论学习,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担当使命、知行合一。坚持把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

注重加强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各民主党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赴上海、浙江嘉兴参观学习并座谈,营造重温光辉历史、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加强自身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党史、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加强政治引领、价值观引领、事业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共举办党外知识分子班次300多个、培训近2万人,组织挂职锻炼5000多人。以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以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为重点,综合运用理论学习、典型宣传、实践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持续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活动品牌,不断巩固与党同心、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基础。2018年以来,中央统战部举办了20余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培训代表人士1000多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民族理论学界和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示范作用,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今年会同有关方面共同举办了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支持宗教界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以及“助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主题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定推进宗教中国化的信心和决心。

注重巩固壮大统一战线主流思想舆论。把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统一战线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中,围绕统一战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多角度、多形式、多媒体开展系列专题宣传,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光辉发展历程和新时代蓬勃发展故事,讲好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党的领导下携手同心、共创伟业故事,充分展示统一战线成员勠力同心、团结奋斗良好风采。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深刻认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作用,增强听党话、跟党走、与党同心奋斗的政治自觉。

在深入贯彻落实《意见》中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实效

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对标文件精神,结合统战实际,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守正创新,丰富形式载体,不断提升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着力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把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的工作大局中谋划,推动形成统战部门和有关部门相互协同配合、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的工作合力。强化主体责任,把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化理论政策和实际问题研究。完善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思想动态分析引导机制,根据所联系代表人士特点,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明确目标、内容、程序和要求,形成科学完善、严谨规范、有机衔接的制度保障。统战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统一战线成员之中,认真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把握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努力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

着力在把握规律和守正创新上下功夫。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需要着眼全局、服务大局,深入研究和分析统一战线各领域发展变化,努力探索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定力、固守底线,绝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思路理念、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在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成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服务群众,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结合起来,注意收集统一战线成员的意愿诉求和意见建议,从完善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层面研究提出更多有效办法,协调推动解决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让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坚持统筹兼顾,把握好对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引领与支持发挥作用的关系,通过正面宣传、典型引路等方式,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助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着力在突出统战特色和发挥统战功能上下功夫。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通过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作用,更好地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广大成员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抓住与现实紧密相连、带有方向性的新事物,采取适合统战工作特点、为统一战线成员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影响、有实效的活动,使统一战线成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鼓励、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等形式,在认真履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统一战线各类工作组织的平台纽带作用,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从目标定位、发展规划、组织建设等方面把好方向,充分发挥统战功能,有效履行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职责,切实增强广大党外人士对我们党的向心力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努力推进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许又声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5日第10版)

25 10月

2021-10-25 10:22:09

浏览469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易炼红的“为官箴言”:守住宁静! 写作要有用户思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