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讲话稿范文 领导讲话稿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12月6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常卫、李新、李文起、吴克瑞、田利跃、刘海涛、陈婷婷、齐春利、李金克、王晓东、张利军、王运洪在主席台前排就坐。大会由李新主持。会议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常卫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二届委员会作了题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战略 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奋力谱写首都城市西大门建设新篇章》的工作报告。报告通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对石景山工作要求,回顾总结了区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十二届区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紧抓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机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胜利完成了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豪情满怀地迈上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五年来,十二届区委坚决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全力服务保障冬奥筹办,服务冬奥、参与冬奥、借势冬奥效应彰显,“双奥之区”金名片越擦越亮。倾力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引领了城市发展深刻转型,昔日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城市活力秀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基本无违建城区”,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石景山样本”,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更好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带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释放出城市发展的强大活力。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30亿元,比2016年增长38.7%,年均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25亿元,比2016年增长38.8%,年均增长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4948元,比2016年增长39.3%,年均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595.9亿元,是前五年的1.74倍,年均增长14.8%。全区二三产业占比从转型前的7:3反转为2:8,实现了从传统重工业区向绿色高端之城的蝶变。在城市治理上下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深化“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创新,强化平安石景山建设,推动了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围绕“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10个,民生领域总投入达到46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74%,推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1%,建成投用政策性住房3万余套,全区医教养等基础民生领域不断释放红利,有效提升了幸福指数,全区人民向更美好生活不断迈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区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党员干部心齐气顺劲足。

在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同时,报告全面分析阐释了今后五年石景山区发展方向和目标。未来五年,是石景山区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和城市复兴的关键期。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对石景山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城市治理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加快推进“三区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奋力谱写首都城市西大门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努力走在前列。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能量充分释放。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城市面貌再展新彩,品质之城基本建成。产业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产业园区形成集群示范,高精尖产业竞争力全方位提升,经济形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山水文化融城取得显著成效,“秀水石景山”基本建成,城市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民生保障取得显著成效,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七有”“五性”水平达到新高度。城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符合新时代首都治理规律、具有石景山特色的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崇尚实干、勇于担当、争创一流在全区蔚然成风。全区上下要以奋斗者的姿态、雄心和毅力,攻坚克难,拼搏进取,脚踏实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报告指出,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今后五年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服务保障冬奥会举办,持续放大冬奥带动效应。牢牢把握“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围绕“服务冬奥、参与冬奥、借势冬奥”这一主线,跑秒计时、压线冲刺,全力以赴抓好赛会服务保障,扩大全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冬奥遗产持续利用,既实现冬奥成功举办,又整体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丰厚的冬奥遗产。

二是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建设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把实施城市更新作为全区城市工作的战略重点,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石景山整体复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三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把推动产业转型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战略支撑,紧扣中央和北京市重大政策,紧抓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契机,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加快创新和开放发展,深化落实北京市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快“一轴四园”重点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五子”联动落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京西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四是全面落实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魅力,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与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扩大生态空间容量,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成全国文化中心精品力作,打造“秀水石景山”,实现发展更低碳、空气更清新、水体更清洁、土壤更安全、生态更宜居。

五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建设品质之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开展全面建设健康石景山,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全体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六是深化城市治理创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认真研究把握首都城市和超大城市运行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落实精治共治法治要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智慧石景山”,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深化平安石景山建设,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人文化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抵御力,持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报告强调,实现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突出抓好思想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政治素质、整体功能、专业本领、担当精神、纪律规矩过硬的领导班子,系统推进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大会以书面形式审查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06 12月

2021-12-06 18:16:16

浏览561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届纪委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