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2日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
2021年,全省法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强化队伍建设,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狠抓执法办案,以精准服务中心大局为首任履职尽责,为我省实现“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法院受理案件204.8万件,审执结180.8万件,分别上升16.8%、17.9%;省法院受理案件3.8万件,审执结2.5万件,分别上升13.6%、39.7%。
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省法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一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9万件,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获评全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审审结商事案件14.8万件,标的额1764.5亿元。出台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13条措施,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3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沪浙皖法院建立执行、金融、海事、知产等司法协作机制。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3953件,化解不良债权2688亿元,安置职工3.5万人,盘活土地房产2194万平方米,一批企业经清算有序退出市场,百年老店“乾生元”等183家企业经重整获得新生。
服务美丽江苏建设。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化“9+1”机制改革,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一审审结环资案件10736件。贯彻长江保护法和“十年禁渔”重大决策,出台14条司法意见,审结非法捕捞案305件,会同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增殖放流鱼苗1100多万尾,“特大非法捕捞鳗鱼苗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十大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全省人民法庭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有我”品牌创建,在张家港、如东、涟水等法院设立8个司法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助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审结农地“三权分置”案1854件,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依法保护植物新品种权,促进种业振兴,3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种业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制定服务保障对外开放工作纪要,设立南京、连云港自贸试验区法庭和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法庭,与国际商事调解、仲裁机构合作构建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江苏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审审结刑事案件7.5万件,判处11万人。坚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严惩间谍、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保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高压态势,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案4791件,对残忍杀害瘫痪老人的保姆虞海娣依法判处死刑,对“原南京医学院女学生被害案”罪犯麻继钢依法执行死刑。
守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严厉打击“杀猪盘”“兼职刷单”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积极参与“断卡”行动,从严从快审结案件2897件,为群众挽回损失1.8亿元;对被告人达800多名的“10·30”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近30亿元的“创赢集团”网络诈骗案罪犯依法严惩。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一审审结金融案件9.8万件,标的额1082.5亿元,维护金融安全和市场秩序。会同省监委、人行南京分行建立预防打击洗钱犯罪协作机制,严惩内幕交易、洗钱等犯罪,对资本市场犯罪零容忍。妥善审理大型企业涉诉案件,协同推进重大风险化解处置。有效化解“淮海青年城”“花开富贵”等197家“问题楼盘”债务纠纷,协助购房人解决办证和子女入学等问题,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坚持人民至上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一审审结民事案件79.5万件,加强涉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保等案件审理,努力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秉持平衡保护理念,审结劳动纠纷案4.3万件,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尊重企业正当用工自主权;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苏州设立全国首家劳动法庭,会同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制定实施意见,切实保护“快递小哥”等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扎实开展根治欠薪行动,通过快审快执为农民工追回血汗钱11.6亿元。依法审理群众身边的“小案”,妥善化解“进小区强制刷脸”“老小区加装电梯”“物业拒绝配合安装充电桩”等纠纷,努力把是非判清、规则判明、人心判暖。
加强“一老一小”司法保护。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制裁“强行啃老”、理财骗局坑老害老行为,严惩虐待、遗弃老年人犯罪。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级法院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审结涉少案2.4万件,泰州、连云港中院和宿迁宿豫法院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会同省妇联等部门出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盱眙法院在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当日发出全国首份“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少年犯家长履行家教主体责任。会同教育厅、广电总台等多部门推出“法治第二课堂”,丰富“双减”政策后的“课后两小时”,运用“校园霸凌”等案例启迪学生法治思维,让孩子们知法守法、远离伤害。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落实中央综合治理执行难“一号文件”,开展调研式督察,推动从源头上切实解决执行难。全面升级江苏“854”执行模式,实现简案快执、难案攻坚,执结53.7万件,执行到位1109.6亿元。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运用智能化手段千方百计查人找物,在线查询房产1664.6万套、车辆225.9万台,冻结资金733.8亿元,网拍变现425.2亿元。对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不轻言放弃,定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恢复执行10.9万件,执行到位397.9亿元。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超30天未发放案款实现动态清零,违规执行案件全部整改到位,执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执行到位53.3亿元。
加强公益司法保护。一审审结公益诉讼案件359件,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审结“辣笔小球侵害英烈名誉案”,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责令公开赔礼道歉,树立了英烈不容诋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鲜明导向,该案入选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打造“家门口”式诉讼服务。推进诉讼服务向基层、向网络、向重点行业延伸,为当事人提供“就近能办、异地通办”诉讼服务,实现立案送达、案件查询、文书打印等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网上立案67万件、跨域立案5230件。
夯实法治根基积极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参与和推动诉源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法官进网格参与化解纠纷59.2万起,南京、扬州法院3.7万余人次到网格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维护抗疫秩序。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强化诉讼与非诉讼衔接,诉前成功解纷37.3万起,增长85.7%。
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审结案件30.1万件,以“乡土司法”促进乡风文明。深化“一法庭一品牌”创建,“大玫法官说家事”“乡村法官驿站”等一批品牌深受群众欢迎。加强巡回审判,一枚国徽、一张桌子、一把法槌就地开庭1802场;宿迁骆马湖旅游法庭、赣榆渔家法庭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港口码头、田间地头,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一审审结行政案件1.7万件,其中协调化解4251件。妥善审结城建类案件4239件,保障京沪高速扩容等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联合司法厅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94.8%,盐城地区达100%。
促进诚信社会建设。弘扬契约精神,一审审结合同案件61.4万件,维护守约方合法权益。分级分类惩戒失信行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1.6万人次,限制消费40.2万人次,以拒执罪判处172人。完善守信激励修复机制,将已履行义务的11.3万人及时移出“失信黑名单”。镇江、南通、泰州、盐城等地法院深入开展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改革试点,共为67名诚信的创业失利者提供东山再起的机会。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说理,“法结”“心结”同解,引导社会向上向善。泰州中院审结“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判决5岁女童善意助人不担责,弘扬助人为乐精神。南通中院审结“老人超市拿鸡蛋被拦猝死案”,认定超市尽到安保义务,无需赔偿,杜绝“谁受伤谁有理”的“和稀泥”做法,1300万网友观看庭审直播,引发微博话题3次冲上热搜榜,阅读量达5.7亿次。成立中国法学会江苏案例研究基地,定期发布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典型案例。制定法院“八五”普法规划,直播庭审63.7万场,以民法典为重点宣讲法治6000余场,发布新闻691场,与省妇联、广电总台等单位推出全国首部民法典普法剧《第十五法庭》,一堂堂生动的普法公开课,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贡献了司法力量。
深化司法改革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以改革寻求破解人案矛盾。深化繁简分流改革,简易程序适用率上升8.4个百分点。以集中送达改革破解送达难,集中送达成功率83.9%,半数以上案件实现电子即时送达。优化审判团队配置,推广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严格审限管理,加快办案节奏,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减少18天。开展一年以上未结案件专项清理整治,此类案件减少42.2%。全省法官人均办案296.1件,增长16.6%。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制定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审判质效,努力创造更高水平数字正义。健全电子证据、线上开庭规则,在线庭审10.7万场、在线调解19.1万件、网上查控165.1万件次。推广执行案件一键生成文书、一键网络查控、一键上网拍卖系统,大幅提升执行效率。江苏法院在智慧法院评价中居全国第2位,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法院实际开展党史学习培训和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引导全体干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提升基层组织力,新沂法院机关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融合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理实事2127件,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开展队伍教育整顿。自下而上分两批次开展了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将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贯穿始终,组织开展140多场政治轮训,集中宣传85名身边的先进典型,坚决肃清王立科流毒影响,忠诚根基更加牢固。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深挖彻查问题线索,查处利用司法权违纪违法人员72人,18人受到刑事处罚,对25名违纪违法的法官强制退额,队伍肌体更加健康。排查近30年来“减假暂”案件80余万件,依法纠正违规违法案件77件。会同司法厅开展“明镜”智能化排查,开发“特殊代理人风险预警”系统,防范离任人员违规代理案件。出台江苏法院八条禁令等28项制度机制,扎牢司法权运行的制度铁笼。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4场庭审、8篇文书获评全国百优;3个案件入选全国法院年度十大案件,10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和公报案例,均居全国首位。
自觉接受监督。向各级人大、政协报告专项工作332次,邀请代表委员监督、见证审判执行活动13605人次,省“两会”交办的建议、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100%。全年共有282个集体、692名个人受到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有关部门表彰,42项工作受到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26项工作在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2022-01-28 23:16:1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