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这五篇评论,带你读懂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这五篇评论,带你读懂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如何更好发挥我们党的优势?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建党百年之际,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共同探讨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密码。

——编 者

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

信仰的力量总能穿越时空。在位于广西全州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血战湘江突重围”展陈记录着红军当年的浴血奋战。“绝命后卫师”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湘江战役87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凝视良久。重温那段烽火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当年,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朱德毅然抛弃高官厚禄,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白色恐怖之下,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拒绝了“金条银洋”的拉拢,毅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主意已定,就是跟共产党走”。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以恒心守初心、以生命赴使命,坚定信仰而不被任何困难压倒,坚守信仰而始终保持乐观、一往无前。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这样的力量,激励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勇毅前行,化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万丈豪情,激发了“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坚强意志,涵养着最美逆行者“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奉献精神……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引领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对共产党人而言,信仰如同北辰,如同灯塔,始终为奋斗前行提供价值导航、思想引领和动力来源。信仰不是空洞或抽象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信仰也不是遥远或虚无的,而是与阶段任务紧密相连。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定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不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补足精神钙质,才不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挺起大党大国的脊梁。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是面对风险挑战,就越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抱有必胜信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既定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人这样认识红军: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共产党、红军有信仰,甚至每一个兵,都有信仰。信仰穿越百年,延伸到无限的未来,永远烛照着共产党人的奋斗之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我们党将永葆青春活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更多人间奇迹。

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

总有一些声音穿越时空,激起无数人共鸣。“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百色起义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韦拔群英勇就义,他曾这般说道;“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呕心沥血,改变兰考面貌。以其行践其言,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英雄模范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脱贫攻坚战中,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与广大人民群众合力攻坚克难,攻克了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党员冲锋在前,“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一个世纪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程。从长征的血战、抗日的烽烟,到发展的探索、改革的攻坚,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从而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密码。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人民的伟力,是渡江战役的小木船,划出了改变历史的伟大胜利;人民的伟力,是“小铁锹”挖出的大油田,把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人民的伟力,是小岗村按下的“红手印”,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人民的伟力,是新时代的活力奔涌,构成了无数人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生动图景……一个个定格在历史中的瞬间,无不印证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唤起工农千百万”,为什么能够在完成艰巨任务的时候“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用“一切为了人民”的实际行动,汇聚起了“紧紧依靠人民”的强大力量。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能最大程度激发斗志、最大范围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当年,苏区干部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自带饭包去办公,深入群众之中,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双管齐下,八项规定久久为功,也正是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就能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向前进,我们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到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聆听时代楷模巡回宣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从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到强调“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号召“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到要求“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党始终通过学习提高本领、适应变化、掌握主动,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加强对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生产建设的学习,为进城后恢复经济、站稳脚跟打下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我们勇敢地迈向世界市场,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为中国发展开拓更广阔空间。在学习中努力掌握科学思想、知识与经验,促进我们党不断洞察时代大势、顺应历史潮流,推动我们党不断穿越风雨、发展壮大。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我们党深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握正确方向;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成为行家里手;学习“四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党一直以来就注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学习成果就能更好转化为工作本领、思路举措,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从建立党校、干部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到开展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学习、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我们党在不断拓宽学习眼界、优化学习方法的同时,建立起一套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党组织、面向全体党员,运用日常的学习载体和教育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经常化,我们就能切实把理论武装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征程上开拓前行,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本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关键还是要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向书本、向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克服本领恐慌、掌握发展主动。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套1949年出版的干部必读丛书,那是我们党在“进京赶考”前编写出版的学习读本。“赶考”仍未结束,学习仍需继续。崇尚学习、加强学习,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以自我革命精神强身健体

不久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正式公布,从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到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从加强同级领导班子监督,到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一项有力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

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党要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不能动摇、要求不能降低、力度不能减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以作风建设激浊扬清,以严明纪律强化约束,以从严治吏匡正用人导向,以“打虎”“拍蝇”“猎狐”惩治腐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到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为“无私”所以“无畏”,因为“无我”所以“无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奋进新征程,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征程上,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我们这个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就一定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今天的中国,正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定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通过打造共同富裕区域性示范,将助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优势,成为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100年来,我们党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国情民情的道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壮丽、宽广的中国道路。  

在湖南长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有一块“实事求是”匾额。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望着匾额久久凝思,深刻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不断探索中开创了自己的革命、建设、发展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改革开放后,从引进生产线到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建立资本市场到建设开发区,从发展互联网经济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积极学习、大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是中国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忘本来”中“吸收外来”,我们党才能更好“面向未来”。

从比较的视野看,中国共产党走出的这条独立自主之路,不仅属于中国,也具有世界意义。既用好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又用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定能永立潮头、永葆青春,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21 06月

2021-06-21 22:14:54

浏览637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3篇】堪比顶级水平的汇报类公文范文 总书记谈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党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