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重视过程 珍惜当下
演讲稿:重视过程 珍惜当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站在这里发言其实非常惶恐,各位老师基本都是我的长辈,各位同学知道的也并不比我少,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交流、分享,只有碎言片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师生批评、指正。
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高中。9年前我与大家一样,站在这里,或紧张、或焦虑、或迷茫、或激动,会认为成功有很多种方式和途径,高考没什么了不起。但我现在回头看,我很感谢高考,我是在农村长大,高考于我而言,真的就是逆天改命,否则现在大家看到的将会是另一个我,当然更可能是看不到我。我高中时也会觉得班级第一没什么了不起,也就比我高十几分,但我现在却发现我与他差了十万八千里。因为现在他在爱因斯坦的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读博士,说实话,我酸了,超级羡慕。我真的好后悔,好后悔自己高中时偷懒、不认真、没有拼命学习,造成同窗却不同命的结局。我现今越来越觉得高考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最公正的事,没有之一。不需要我拼爹,只需要我自己拼命努力,命运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可惜,我错失。希望诸位学子紧紧抓住,认真努力。
第二个阶段:大学。我是进入到大学才幡然醒悟高中的重要性,但为时已晚。因此,我想补救。于是,我开始拼命学习,大一在完成大一课程的同时去上大二的课,大二去上大三的课,大三去上研究生的课,大四经常在博士生的实验室,虽然很忙碌,但很充实。很多人从高中进入大学就放弃学习了,再进入社会,更少学习,这是不对的,或者说远远不够,无论是高中知识,还是大学知识都无法应对这复杂、多变、不断前进的社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考研人数475万,相比2021年的377万增长了80万,录取人数为110.7万,录取率只有24.22%,那么23年呢?再到27年各位同学大学毕业呢?在学校的学习生涯与一生相比,很短暂,真正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你生命的厚度的是不断学习,因为学无止境。
第三个阶段:博士。我是2022.1.1才开始申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博士,要准备16项材料,1月3日截止。在我的导师看来我基本已经被淘汰了,因为根本不可能准备好。我咬咬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关了两天一夜,当我把16项材料全部打印出来后有136页。现在回想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在两天的时间里写出来的,所以有时候要逼自己一把,要把自己逼到绝境。之后是漫长的三个多月的等待,那段时间很焦虑,因为如果自己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没有达到优秀水平、又没有国家级或省级奖状、以及核心期刊的文章和课题,交过去的材料基本石沉大海。非常侥幸,材料审核打分我刚好过关。因为我知道有人申请了5年,第一关材料审核都没过,那更别提之后的笔试和面试了。
当我知道我的竞争对手有300多个历届优秀硕士毕业生时,我想,还好,不足我们高三年级人数的1/5。但当我知道他们都已经硕士毕业好几年、奖状一堆,并且准备了好几年时,我有点慌了。再当我知道我报考的专业只录取1人的时候,我……我崩溃了。然后,我爬到了我家楼顶,吹吹风、看看夕阳,想了两三个小时,懊悔,无限懊悔自己大学、研究生、工作期间为什么没有拼命努力学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抓不住往昔,只能抓住今天。既然想明白了,就干!买了16本专业书,白天上课,晚上看,3月开始,4月考试,5月出成绩时幸运再次光顾了我,是的,考上了。
心里话:中途我好几次想要放弃,甚至我的朋友、家人也觉得我不可能考上,但我当时觉得看看专业书不仅增加我知识,还可以让我静下来,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至于最后的结果能不能考上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重视过程,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这也是为什么李江主任、胡斌书记、李强主任、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老师陪伴各位学子每一天的原因,夯实过程,抓住现在,认真学习。
最后,我以梭罗的《瓦尔登湖》结尾: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
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来源:十堰一中
2023-02-19 22:46:1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