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浙江省桐庐县全县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一线闪光”实干争先座谈会发言摘编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桐庐党建

浙江省桐庐县全县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一线闪光”实干争先座谈会发言摘编

8名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代表的交流发言稿,桐庐党建2025年8月16日发布)

原编者按: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打造“五支过硬队伍”,县委召开全县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一线闪光”实干争先座谈会,8名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代表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刊发如下。

 

扎根沃土铸初心清风护航促担当

合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俊倩

 

破虚功强统筹,以系统思维谋发展。不论是抓党建谋一域还是抓发展谋全局,我深感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强化系统思维,着眼全局、把准方向。面对“发展”和“美丽”的考题,锚定运动休闲和绿色生态两大主题,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将“仙铁”赛事打造成全国唯一乡村铁三B级赛事;加快打造千亩油茶基地、千亩茶叶基地、百万羽养鸭基地和亿元共富农创园,“三基一园”农业产业示范带初步成型,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胜势。

敢担当善拼抢,以攻坚姿态破难题。年轻干部既要敢闯,更要善干,面对要素不足和资金压力,坚持以“抢”的意识主动破局。紧盯上级政策“争取一点”,去年向上争取市级高效生态山林经济项目补助1000万元,今年依托怡源谷片区组团开发,力争省级补助。撬动社会资本“引进一点”,相继招引绿合、町言项目入驻共富农创园,拉动社会投资5500万元,可新增家门口就业100余人。引导村企协作“整合一点”,探索“村企共营”模式,争取用地指标43.39亩,建设漂流滑雪配套停车场,既化解了难题,每年还为3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

系民情解民忧,以务实作风暖民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说到底是要把群众的事放心上。我紧扣群众现实需求,既雷厉风行解难题,也耐心细致化矛盾。去年以来,合村乡合青公路两个隧道无路灯问题引发多次信访,群众反映强烈。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后,将隧道亮化工程纳入乡级民生实事,并争取县财政支持,目前即将进场施工。这也让我明白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晴雨表”。

 

基层沃土上的青春“光合作用”

桐君街道党工委委员高成

 

向下扎根,在服务“细胞”中汲取为民养分。初到街道时,面对纷繁事务与千家万户的诉求,我深感个体力量的有限。但正是这份对“微观个体”的敬畏让我明白:每一户家庭、每一位居民,都是社会有机体中最生动的“细胞单元”,他们的急难愁盼,就是我在基层工作中的核心靶点。2023年3月,在牵头负责浮桥埠区块国有组58户的搬迁工作时,我坚持高频次登门、耐下心倾听,在数十次的沟通中捕捉关键诉求,最终解开了群众的“心结”,率先实现100%签约。我认识到,基层工作就是一场场精密的“酶促反应”,唯有倾注真诚与耐心,才能催化信任、凝聚共识,让惠民阳光真正照进每个角落。

转化能量,以科学思维破解治理难题。基层像一片动态生长的“生态系统”,具体接触的事务盘根错节,长久积存的矛盾环环相扣,必须用系统思维来梳理,以科学方法去破题。比如面对圆通寺持续近20年的规范化管理难题,我与统战部密切配合,梳理问题根源,明确宗教问题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法制上办的原则,在复杂的“组织切片”中精准定位问题核心,最后平稳解决这场拉锯多年的难题。

向上生长,在时代光照下沉淀青春担当。青年干部的成长如同植物光合作用,是汲取光能、形成动能的过程。组织的培养是“阳光”,群众的智慧是“雨露”,实践的磨砺是“土壤”,三者交融,方能合成干部能力提升的“有机物”。在参与梅蓉“黄金左岸”建设过程中,我蹲在田间听新农人讲“业态创意”,坐在村民家里算“长远收益账”,积极推动吉木丘林农场、漠画肆季、梅蓉逸宿等项目落地生根。如今看到“黄金左岸”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我真切体会到,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青年干部只有扎根基层不畏难、深耕群众不怕苦,才能发挥“光合作用”的真正效能。

 

春江潮涌千帆竞鸿雁衔泥归巢来

富春江镇副镇长周李昕

 

“归雁”的赤诚锚定思想航标,定在一线。作为从小在外地长大的桐庐人,去年8月有幸回到家乡工作,心路历程如归雁寻巢。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让我“本领恐慌”,好在有前辈向我传授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打赢了镇里抗台抢险、矛盾化解等几场“硬仗”,尽管感觉“西风凋碧”,但扎根桐庐的决心更加坚定。我积极投身溢美酒店盘活工作,运用法律知识厘清债权债务,确认100余名员工优先权益,推动资产出租方案,顺利推动酒店恢复营业,这份欣喜让我不悔“衣带渐宽”。我认识到,基层工作关涉多、要求高、必须不断增强知识水平、锻造过硬本领,以期某天可以“蓦然回首”。

“头雁”的担当筑实攻坚堡垒,干在一线。作为乡镇副职,核心是当好“排头兵”,既要务实干,也要创新干。我积极投身全镇创建省级5A级景区镇攻坚任务,将文件4大项48子项颗粒化,一线办公逐个对照点位系统销号;扎实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以调研为突破口,选定7大关键词抓取负面评价,分类标注200余条高频问题,归出5大类问题,占比总问题90%以上。我会同杭商旅集团分析消费群体,针对性改善提升年轻客群的消费体验,推动修建3处潮汐停车场新增300个临时车位,成功落地漠画拾舍项目。

“群雁”的同心织就连心纽带,暖在一线。年轻干部要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急难险重任务的落实中增进本领。年初,石舍村入选“富美100”推进会考察点,我带领全体村干部积极筹备,与村民阐明缘由后获高度配合,他们的笑脸让我体会到群众是力量之源,做到真诚,就能广泛得到支持。前不久芦茨村举办摸鱼大会,在多部门与镇村干部的通力合作下,近千人活动无人受伤信访,我体会到团结是成事之基,做好沟通,就能充分凝聚合力。过去一年我褪去近乡情怯之感,将继续立鸿雁之志、持鸿雁之韧,在春江潮信中为家乡发展引吭而行。

 

办实事解难题强筋骨不断擦亮为民服务青春底色

横村镇党委委员郑雪姣

“为民办实事”中感悟真情。农村百姓最讲实际,他们从不吝啬对好政策的点赞,也从不掩饰对好做法的支持。独山社区位于老横村区块,共有12个老旧小区,建成至今已有近40年时间。今年初,其中8个小区迎来首次改造提升。但由于多个项目开工时序不同,导致小区路面重复开挖、长期裸露。我积极推动多轮沟通争取,最终建立项目联动机制,合并图纸、优化工序,将路面裸露从半年减少至3个月,居民对此高度评价。我认识到,“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次旧改就是群众对“办实事、真办事”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改革解难题”中感悟真情。推动“解决一件事”向“治理一类事”转变,既是改革破题的工作方法,更是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横村大物业管理“一类事”治理,是全县唯一试点乡镇。相较城区,乡镇社区各类矛盾更加突出。我负责辖区内有12个小区长期处于“无物业”状态,被看作是历史难题。我积极推动物业合作,启动实施“大物业全域环卫”一体化项目,实现8个“无物业”小区一次性接管,让长久难题不再“为难”群众。我认识到,增强“三种能力”,就是要在“干成事、干好事”中下狠功夫,去啃最硬的骨头。

“明纪强筋骨”中感悟真情。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必须走正道、守规矩。在新提任第一年,能够全面参与学习教育,是成长之幸、更是干事之幸。80年前,先辈们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战胜利。近期热映的《南京照相馆》,更揭示了历史不容忘却,和平来之不易。身处伟大时代,能够在创新沃土、活力平台,干事创业、激扬青春,唯有倍加珍惜。县委强调的“三种意识”,警示我们务必要守牢廉洁底线,把握发展机遇,在广阔天地干出一番真事业。未来,将以清正廉洁作为人生价值坐标,加强理论学习,拧紧作风“总开关”,把个人理想融入桐庐发展,在严守纪律规矩中彰显担当之责。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瑶琳镇党委委员严宝湖

“政策红线”到“民生底线”,一贯到底“接地气”。来到基层一线,是从机关“守政策红线”到基层“扛民生底线”的责任之变。我坚持以学促干,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紧跟时政。面对瑶琳山多村散、民生需求各异的实际,我聚焦老年食堂运营难题——开放天数少、品质不高、村集体负担重,组织专题攻坚。通过深入调研、与老人商户恳谈、联合市监所核查,有效压降了餐标成本,既减轻了村集体负担,又提升了饭菜质量。今年3月,全镇老年食堂实现100%开放,较去年全面开放提前5个月,累计服务超万余人次。

“矛盾死结”到“治理活结”,一马当先“善攻坚”。对标县委对年轻干部的要求,我主动担当,向身边敢啃“硬骨头”的领导同事学习。面对殡葬领域改革这块群腐整治的“硬骨头”,我一个月内密集走访调研全镇公墓点,梳理问题清单。这项工作的复杂远超想象,是土地历史遗留、管理严重缺位、民生现实焦虑相互交织的“死结”,破题的关键在于疏堵结合、借势借力。我坚持“疏”是出路,积极对接民政、规资等部门,推动建立新型生态公墓;我坚持“堵”是底线,联合镇纪委,对公墓区的乱象动真格,同时善“借”杭淳开高速建设契机,专班推进沿线坟墓迁移。

“白纸起步”到“亮剑护廉”,一以贯之“守底线”。基层直面民生,也是廉政风险高发地。作为新提拔干部,我深知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我带头制定并严格执行个人廉政“三张清单”,严审分管办公室清单,紧盯社会救助、养老补贴等6大风险点。督促所联系的村落实重大事项决策、财务联签等制度,严抓工程监管。看着绿浪在田间摇曳,民宿经济火热,我坚信守住项目风险底线,沃土必将孕育共富希望。

 

在干事中成长在成长中成事

分水镇党委委员陈溢铭

功在持久,成于定力。基层一线是青年干部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的赛马场。在乡镇村镇条线的六年磨练、联村驻村组长的三任经历,让我体会到干好基层工作贵在恒心与定力。如今从村镇线到宣统线,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衡量价值、判断是非的标准从未改变。这一年来的分水工作,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大的时期,无论是接待上级调研还是举办村BA赛事,无论是考核细则研究还是工作总结打磨,经历过争分夺秒的紧迫,也体味过挑灯夜战的艰辛。我认识到,青年干部唯有在实际行动中锤炼作风、积累经验、砥砺品格,方能成长成事。

当你知道真相,依然选择热爱。乡镇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基层热爱的情怀、对人民负责的情怀,是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例如,开展学习教育时,面对部分农村党员的不理解,我通过宣传引导、理论讲解、谈心谈话、主题党课等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他们对精神要义的理解认同。又如,联系村水果基地因天气和技术问题产量不佳,我主动对接家乡专家现场考察,通过交流互鉴,为村社水果种植的专业化、技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正是这份情怀,支撑着我们在繁琐中保持耐心,在困难前想尽办法。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敬畏权力,深知其姓“公”不姓“私”;敬畏法纪,视其为带电的“高压线”;敬畏人民,始终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舞台之上,聚光灯下亦有暗影,清醒是抵御“围猎”的铠甲。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莫将权力视为表演的道具,而应是担当的利器。在每一次决策、每一次用权、每一次面对诱惑时,都要在心中反复掂量“结果”与“后果”,让底线思维成为本能。唯有如此,青年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定力,在风险考验前岿然不动,用干净担当的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结果”,避免任何追悔莫及的“后果”。

 

深学细悟强根基笃行实干强作风

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执法队副队长邓事超

以学立身,在深化认识中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学习是青年干部的成长之基。一开始,我对学习的理解是提高业务能力,认为“规范执法”主要在于熟记法条,对作风建设的理解停留在“不越红线”的表层认知。随着岗位的调整,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与交通执法领域的典型案例和行业规范结合之后,我在反复对照中,逐渐深化了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似是“作风要求”,实则是“政治标尺”——它划定了公与私的界限,明确了权与责的关系。我认识到,青年干部只有自身先学深悟透,通过持续学习校准思想偏差,才能在干事创业中明方向、守底线。

以干践行,在履职尽责中彰显担当作为。“担当”是在服务群众时的“用心用情”,在行政执法中的“坚持原则”,在助企纾困时的“执法温度”。抽调洋洲征迁工作组期间,我和小组成员一起积极上门入户,耐心细致地做好征迁户的思想工作,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权益,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今年上半年,针对货运车辆“昼伏夜出”逃避检查的情况,我带领执法队员连续两个月流动蹲点值守,坚持行政执法“一把尺子量到底”,查处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100余起,维护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聚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行“首违不罚”、轻微违法告知承诺等制度,指导帮助企业自助办结案件2500余起,减免罚款150余万元。

以严固本,在作风建设中永葆清廉本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尤其对新提拔干部而言,守住作风底线就是守住政治生命线。作为执法队伍带队负责人,我常以“慎微慎独慎初”自警,也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所以,我带头落实“三个坚决”:坚决不接受管理对象的宴请,坚决不插手具体案件办理,坚决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同时推动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决策法定法制审核等机制,将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

 

向善而为向阳而行

桐庐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晨霞

 

淬炼一线,基层调研先行是工作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认识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建发集团身负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和城市运行的重任,没有深入的基层调研,很难开展工作。在组织实施项目时,我与属地街道深入一线讨论研究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征迁与审批平行走、村街道公司统筹干的向好模式。通过调研,我发现项目管理工作内部配合度和综合实力不够问题后,组织开展了涉及土地征收、项目报批、招标、施工管理和结算审计等9场培训。

锚定目标,钉子千锤万敲是工作的韧劲。通过扎实开展党的政策和理论学习,我明白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我县奋力推进“富美100”攻坚行动之际,我锚定环卫市政园林一体化目标,全面开展落实工作。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唯一的标准,攻坚克难,实现平稳过渡。在提质增效中,垃圾包是个顽疾,通过走访发现广大商铺经营者普遍不知晓“垃圾收集点”。“不让垃圾包流浪”的活动就此推出,通过党员上门发放倡议书,更新沿路标识,增设夜间桶,推出党员应急服务来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工作中运用的“钉钉子精神”,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锲而不舍”抓落实法。青年干部唯有千锤万敲钉到实处,方能保质保量推进工作。

稳固根基,制度阳光晾晒是工作的法宝。健全的制度是青年干部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建章立制抓落实”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方式,更是权责分明,规范用权,阳光晾晒的依据。我在环卫工作推进中直面问题,推动出台7项管理制度,保障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基本利益,建立了“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规范了采购行为和作业标准,为全域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3 08月

2025-08-23 08:55:48

浏览1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对新任职干部进行集体谈话 在区十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