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以思想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扛稳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工信担当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以思想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扛稳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工信担当

李建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此次随团赴广东、湖北考察,河南工信部门最关注的是广东作为中国制造的排头兵,制造业在抓什么、怎么抓;湖北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制造业怎么转型、怎么赶超。4天的行程、近20个考察点,聚焦的领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的标识是创新引领,鲜明的特征是“科技—人才—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贯穿的主线是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每到一处,我们都深受震撼、触动和启发。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强调最多的是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也是创新。对比粤鄂两地,河南在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上还有很多课要补、很长路要赶,必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希望经过未来几年的持续发力,河南能够更多涌现出:像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那样,构建“楼上楼下、上午下午”的微创新体系;像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那样,绕开使用被美国“卡脖子”的EUV光刻机,突破7nm芯片壁垒的技术路线创新;像云天励飞那样,基于群体智能,闯出中国式人工智能自进化范式的模式创新。尽快布局落地大科学装置,整合全省实验室仪器设备,夯实产学研基础支撑,最终将创新驱动、优势再造、换道领跑等重大战略落实落地。

高端制造是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重要支撑。粤鄂两地都把发展高端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广东提出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湖北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高端制造,不仅是高端产业,还包括传统产业高端环节。相比而言,河南在发展高端制造业方面,方向明确但起步较晚,高能级产品、企业和产业集群少、带动能力弱,盾构、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等虽然先进但市场潜力有限。2022年,全省超百亿级企业仅60家、百亿级制造业企业37家,仍需加大高端制造发展力度。

新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粤鄂两地都把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主攻方向,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提升传统产业、赋能传统产业,依托新技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河南与其相比,新兴产业总体上成长还不够快、贡献还不够大,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目前是25.9%,与广东的33.7%存在差距。在对新兴产业发展至为关键的软件业发展领域,河南整个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只有七八百亿元,而广东超过1.4万亿元、湖北达到2554亿元,省内每年培养的软件类大学生仅有10%留在本地发展。

一流企业锻造一流产业。企业是产业的单元,没有一流企业就没有一流产业。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通过引入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等39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带动3.4万家企业落户,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华为落户东莞松山湖后,不断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现已有超千亿企业1家、超百亿企业6家、超十亿企业23家。2022年,河南规上工业企业2.3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8个、中国500强制造业企业23家,与广东差距是巨大的。必须持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做强“头雁”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别要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形成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产业链群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这次考察,我们实地感受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纳米材料、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也进一步感受到省委、省政府抓重点产业链培育看得远、谋得实、抓得准。必须要抓实用好“万人助万企”工作载体和产业链“双长制”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深入研究河南重点产业链国内外、上下游和左右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打造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先进制造能力;在优势领域加力锻造长板,力争融入国家战略,比如超硬材料,要敢想敢闯敢干,勇于在光学窗口、第四代半导体等新赛道抢滩破冰、蹚出新路。

今年以来,省工信厅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制造业立省、建设制造业强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特别是经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洗礼,全省工信战线感到前进方向更明、干事劲头更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拓宽视野,着力以思想之变引领发展之变,扛稳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的工信担当。

一是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加快推动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更加高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确保今年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0%。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加快“五基”领域130项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加大创新产品支持力度,强化自主创新产品供需对接,统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支持政策。

二是深入推进重点链条重塑。统筹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加快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高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强化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预警监测与分析,加强产业链备份和应急物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抓实产业链链长和盟会长“双长制”,落实好“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谱六清单”工作机制。

三是深入推进先进集群培育。积极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争取用3年时间创建现代农机、先进超硬材料等10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争取用3年时间培育市县特色优势产业集群300个,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左右。推动集群协同发展,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开展协同招商、同构创新网络、共同拓展市场,主动融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

四是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实施产业万亿招商工程,举办好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世界金刚石大会等活动,力争每年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万亿元左右。实施工业万亿投资工程,强化“三个一批”等省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实施,力争每年工业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实施“三化”改造提升工程,争取每年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000个以上,带动全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

五是深入推进优质企业培育。做强龙头企业,持续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争取用3年时间,推动全省新增千亿级制造业企业2至3家,百亿级“头雁”企业6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争取每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分类建立“四上”“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实施省市县三级靶向培育,争取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0家。推进规上企业股改,培育一批法人治理结构完整、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争取每年新增规改股企业100家。

六是深入推进要素支撑保障。强化基础要素保障,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煤电油气等基础要素保障,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深化企业服务,在持续加强企业纾困帮扶和推进“八个深化”的基础上,深化企业服务,把“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聚焦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来,打造一流产业链群和产业生态。

来源:《党的生活》2023年第6期上

22 06月

2023-06-22 11:41:50

浏览24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弘扬石大精神 相约百年梦想 在2023届初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