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锻造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发布时间:2023-07-14 作者:怒组轩
●坚决纠正停留在脱贫攻坚胜利中“功成躺平”、跟不上高质量发展要求“交班早退”、没本事改变落后局面“甘于平庸”等问题,强化“掉队就是耻辱”的理念,更加主动地担起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
●更加系统、精准、务实地抓干部培养培训,让干部懂政策、精业务,有足够本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怒江州过去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让怒江快步赶上全面小康,同步起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按照“堪当重任”要求让干部在政治思想、能力本领、作风效能、担当作为等各方面全方位“跟得上”时代要求,才能保证怒江在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掉队”。
突出政治忠诚、凝心聚魂,让干部有“跟得上”的足够底气。党的干部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工作,如何对待工作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必须坚持政治标准,推动干部心无杂念干事业,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坚定必胜底气。抓理想信念。不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抓差距教育。推动干部“跳出怒江看怒江”,敢于对标发达地区、善于横向比较,坚决纠正停留在脱贫攻坚胜利中“功成躺平”、跟不上高质量发展要求“交班早退”、没本事改变落后局面“甘于平庸”等问题,强化“掉队就是耻辱”的理念,更加主动地担起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抓“灵魂三问”。坚持政治品德是第一位的德,提升干部考察、特别是政治素质考察的能力和水平,防止只从材料上了解、评价干部政治表现等弱化政治素质考察的问题。在“背靠背”谈话的同时,对其在学习、领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学到什么、做了什么、干得怎样进行面对面“灵魂三问”,坚决把口号满天飞、做表面功夫的干部识别出来、挡在门外,让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干部舞台更大、底气更足。
坚持能上能下、剑指不为,让干部有“跟得上”的足够拼劲。脱贫攻坚是用汗水甚至生命拼出来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只有拼才能赢。必须坚持能上能下,让干部混不开、躺不平,争当猛将、干将、闯将。勇于进行自我纠错。全方位、多角度、广范围了解干部,不让一个好干部被埋没;严格干部试用期跟踪考核,对干部选配后迟迟打不开局面甚至还不如前任的坚决纠错,杜绝出现“赶鸭子上架”“外行领导内行”等问题。坚决整治“公堂木偶”。坚持能上能下,“上”要提拔一人激励一批、“下”要处理一人鞭策一批,让干部养成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慢进也是退的责任紧迫,让占着位置不干事、戴着帽子混日子的“公堂木偶”没位子、没面子。发挥职级“强心效应”。把职级晋升用在吃劲岗位、重大实践斗争岗位、边远艰苦岗位上,给那些狠抓落实,在任何岗位上都能迅速打开局面的干部打上一针“强心剂”,防止把职级变成干部福利、论资排辈、平衡照顾。
抓好一线淬炼、专业训练,让干部有“跟得上”的足够本领。干部想干事是动因,能干事是条件。必须更加系统、精准、务实地抓干部培养培训,让干部懂政策、精业务,有足够本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在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机关单位骨干放到基层实操锻炼,让“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基层治理等实践一线、建设前沿淬炼党性、增长才干。加大干部纵向交流机制,让基层干部也有“高层经历”。用“磨刀不误砍柴工”理念抓专业骨干培养,实施年轻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就地取材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性干部。抓好科技特派团、组团式人才帮扶的“师带徒”,精心挑选一批专业干部、专技人才建立长期的“师徒关系”,培养一大批优秀校长、院长和专业干部。做细精准专业培训,给专业干部上专业课,不搞“大呼隆”、减少“凑人头”,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出最大效益。
大抓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让干部有“跟得上”的足够作为。干部关键是“干”,好作风必然有高效能。必须用好“三个工作法”,让干部善学、苦干、成事,从浑浑噩噩没主见、忙忙碌碌没效率、辛辛苦苦没成果中走出来。抓实“重学习”。坚持每月集中开展“怒江讲堂”,辅导干部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学定方向、学懂政策、学出项目。推行干部家访制度,组织部门访党委(党组)书记、党委(党组)书记访所属干部,从家风看学风。紧盯抓落实。以上带下坚持按月清单安排、按周逐项销号、当日事当日毕的工作落实机制,推动事事一抓到底;坚持每月项目工作日制度,推动项目一抓到底。勇于“创一流”。深入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创标”活动,不断强化干部对标全国全省争先进的“追赶力”。
深耕后继有人、源头培养,让干部有“跟得上”的足够活力。“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责任感、着眼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抓后继有人。必须强化战略思维,防止短视行为,注重深耕细作,从根子上培养年轻干部。填补专业空白,对焦发展所需,细致做好因缺招录。注重自主培养,研究建立本土优秀大学生建设家乡、校地联培党政干部储备人才等专项机制,源源不断培养“留得下”的中坚骨干。坚持在乡镇换届时选调事业干部进公务员队伍,建立在乡镇事业站所负责人中选调公务员具体办法,让事业单位专业干部扎根一线、成长进步、能挑重担。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3-07-14 12:56:2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