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作者:胡建川
●教育引导干部强化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把正确政绩观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化为基因,推动干部深刻领悟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坚持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旗帜鲜明地使用树牢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真正把既有本事又干实事、既有政绩又有政声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政绩观关联着干部价值取向,影响着一方政治生态和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大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解决好为谁树政绩的问题。党性强,政绩观才不会偏。要教育引导干部强化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把正确政绩观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化为基因。在思想淬炼中深刻领悟政绩观。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作为主题教育、主题党日的必学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各类培训班次中开设“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版块,常态化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推动干部深刻领悟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组织生活中正确认识政绩观。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等制度,围绕是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在红脸出汗中纠正政绩观偏差问题。开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微党课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加深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典型教育中树牢正确政绩观。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充分挖掘盘活本地党史资源和红色资源“富矿”,生动讲好担当作为好干部、最美公务员等先进典型事迹,深入剖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虚假政绩”等典型案例,深刻分析问题的性质、危害、原因、教训,引导干部从红色资源、身边典型中汲取动力,从反面典型中受到警醒,从“感动一阵子”“警醒一下子”变成“牢记一辈子”。
强化用人导向,激励干部解决好拿什么说话的问题。用人导向体现政绩观的面向,用什么样的人就是倡导什么样的政绩观。要坚持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以实干立身、拿实效说话、凭实绩进位。用实绩“上”。建立干部实绩专项台账,通过考核考察、督查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记录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改革创新重点任务时的突出表现和实绩,旗帜鲜明地使用树牢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真正把既有本事又干实事、既有政绩又有政声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晒实绩“晋”。细化完善职级晋升管理办法,建立重大贡献、实绩突出优先晋升机制,坚决不搞到点晋升、照顾性晋升、平衡性晋升,倒逼干部把工作实绩晾晒出来。在区内统筹一定职数,用于激励在重大任务和关键时刻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让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看实绩“下”。进一步细化“下”的情形、畅通“下”的渠道,结合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情况,定期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对政绩观不正、实绩平庸等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采取组织措施,该调整的坚决调整、该“下”的坚决“下”,切实将“下”的压力传导到每一个班子、每一名干部,让“下”的常态激活干部干的状态。
强化机制保障,推动干部解决好树什么政绩的问题。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机制是关键。要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全链条机制,推动干部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干出一番实打实的业绩。探索建立干部政绩观考核评价机制,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纳入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构建完善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体系,优化设置政治素质、现代化能力、制造业增加值、投入产出比等定性定量指标,结合各方口碑考察、实绩追溯考察,分层级分类别考准考实干部的“显绩”和“潜绩”,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健全政绩观指导纠偏机制,建立相关部门督查检查考核情况及时向组织部通报机制,全面掌握纪检监察、公检法、市监税务、信访、审计、两办督查室、基层社区等各方涉干信息,对有政绩观偏差苗头倾向的,及时约谈、敲打提醒;对政绩观已经出现偏差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及时制止、批评教育;对政绩观出现严重偏差,查明属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处理、追责问责。探索建立重大创新工作、改革事项、揭榜挂帅任务的容错预审备案机制,完善澄清正名和诬告陷害责任追究机制,让政绩观正、想干业绩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抓好受处理处分干部的跟踪管理和合理使用,对影响期满、担当干事的干部大胆合理使用,让他们有机会干事创业、干出实绩。
(作者系重庆市渝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3-07-20 09:23:0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