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搭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作者:刘成成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人才工作是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围绕政策领航、内外兼修、平台发展抓好人才服务,用心用情搭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政策领航递出“橄榄枝”。培养、引进、用好并留住人才,政策是关键。制定政策不能“一厢情愿”,需要交给人才和用人单位评判。通过建立人才政策共享评估机制,邀请用人单位、人才代表定期就现行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新领域、新赛道、新就业群体人才“量体裁衣”制定政策,对“过时”政策、“休眠”政策、“漏洞”政策,及时研判、调整、修订和完善。人才政策涉及组织、人社、商务、工信等多个方面,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收集整合各方人才政策,形成人才政策指南,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失信于人才、怠慢人才是对人才生态最大的损害。实行人才政策兑现主办制,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抓好人才政策的兑现。探索建立“线上一网、线下一窗”人才政策兑现机制,实现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内外兼修织密“服务网”。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要平衡好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之间的关系,既要服务好“引”,也要服务好“留”。招才引智的“前沿阵地”是为本地输送人才的“高速入口”和“绿色通道”。依托主导产业集群地、科技创新前沿地、乡贤学子聚集地,布局建设在外人才服务站。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才思维,签约引进一批“周末工程师”。围绕人才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引进,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深入合作,共建科创人才飞地,形成研发在飞地、应用在本地、引才在飞地、用才在本地的人才新布局。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关键是要有纵向到底的服务载体。建设县级人才服务中心,打造集学习、咨询、交流、展示、政策兑现等服务为一体的人才综合型服务平台。在镇村级设立基层人才服务驿站,定期组织人才到驿站开展文化沙龙、座谈会、洽谈会等活动,引导人才积极对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将人才服务载体由点成线,由线成网,形成人才服务“网状”联动。通过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多部门一事一议解决人才工作问题,构建分工合作、运转协调、服务周到、快捷高效的人才服务联动机制。用好各层级人才服务载体,形成“县外—县级—镇村”人才服务网络,推动人才服务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完善党政部门联系、关怀和凝聚人才的网络体系。
抓实平台发展搭建“好舞台”。探索适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发展方式,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人才队伍从源头上聚起来、能力上提起来、工作上强起来。本土特色人才具有独特性,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是乡村振兴中补齐人才短板的重要途径。要结合本土特色产业,深挖非遗传承人、“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本土特色人才,通过规划建设非遗一条街、农产品直播间、创新创业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平台,让本土特色人才稳定扎根。服务产业发展是用才的根本。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机制,依靠龙头产业建设人才产业园、产学研基地、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着眼产业技术攻坚、技术升级改造等技术难点问题,引进产业领军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科研的核心目的,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攻坚行动,打造产业、人才、教育、科研一体化平台,引导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深化校地合作,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合作共建新模式,鼓励高校科研成果在本地企业落地转化。
(作者系江西省定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3-08-07 08:55:2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