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头雁”高飞能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提升“头雁”高飞能力
作者:任博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培训提高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群众富不富,就看村干部;乡村强不强,全凭领头雁。近年来,陕西眉县紧紧抓住村“两委”班子能力提升这个关键,以能力提升促组织振兴,以组织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形成“头雁高飞、群雁振翅”的生动局面,持续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提高发展特色产业能力。特色产业是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村班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彰显引领力、感召力、战斗力的基础。眉县是全国猕猴桃优生区,30万亩猕猴桃将成就百年产业、百亿产值,但也面临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村“两委”班子作为特色产业的领路人,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要善谋划,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准确定位特色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环境、人文等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好绿色牌,使特色产业由增长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由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要敢拍板,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和品牌打造要跳出路径依赖,抓住当前现代农业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的新机遇,做精做细“土特产”。要勇创新,不仅重视乡村的经济价值,也重视乡村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强化观光体验,凸显乡村功能,为特色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提高壮大集体经济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面对村集体经济底子薄、规模小、链条短问题,要“削薄增强”,发挥好村班子在壮大集体经济中的“主攻手”作用。要着眼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向休闲农业、农旅融合等方面延伸,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统筹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激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要区分县城郊、乡镇镇区、偏远村庄等不同类型,探索入股分红、服务创收、抱团发展等多种形式,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切实形成联农带农益农的有效联结。要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确保收支清清爽爽、群众清清楚楚,严防少数人侵占集体资产。
提高引领乡村善治能力。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神经末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眉县是北宋关学大儒张载的故里,群众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元。村班子作为乡村善治的“领航员”,要充分运用张载“尊礼贵德”的伦理观、“用礼成俗”的社会观,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化解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动文明新风、优秀文化传统互促共进。要强化“进网入格”,聚焦乡村“一老一小”和自治自管的平衡点,推行“同心议事”,让群众充分协商,广泛汇民意、聚民智,激发主人翁意识。要灵活“说事”方式,善用“乡贤”队伍,开好“板凳会”,扮好“和事佬”,确保乡村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稳定。
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当前,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既有机遇优势,又有一些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要练就见微知著的“慧眼”,善于从苗头性问题、偶然性问题中预判趋势,时刻对自然灾害、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保持高度敏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做好分析研判。要掌握化危为机的真招实招,细化应急预案、加大模拟练兵,熟练掌握科学分类处置的流程方法,尽力把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乡村振兴蹄疾步稳、稳扎稳打。
(作者系陕西省眉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3-09-23 22:11:5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