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绣出人文经济共生共荣姑苏繁华图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qzzn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3期

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绣出人文经济共生共荣姑苏繁华图

原创 方文浜 群众杂志 2024年07月12日 12:45 江苏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文经济学这个重要课题。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市姑苏区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和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重大要求,紧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定位,坚持“中心+”“文化+”“数字+”策略,围绕“精细、精致、精微、精雅”目标,用好“续、多、新”路径,坚持以文兴业、以文铸城、以文化人,着力以“人文经济学”的创新实践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绣出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姑苏繁华图。 

以文兴业释放“现代姑苏”的链式效应

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围绕构建“1+2”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商旅、数字创意和高技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人文经济学“实践样本”。

实施“中心+”策略,彰显城市首位度。发挥作为全市行政、文化、交通、医疗、教育、消费中心的优势,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品质。深度融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围绕城市更新、文旅合作、楼宇经济等开展深度合作。依托铁路、公路、轨交联动的立体化网络,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发挥古城“核心”功能,积极引导传统商圈提档升级,观前商圈仁恒仓街、开元里盛大开业,南门商圈金地广场、龙湖天街错位发展,石路商圈华贸中心、上城门即将开业,实现商业重回古城、“四面开花”。

实施“文化+”策略,激发活力新经济。发展网红经济,引入网红商店、主题展馆,霓美术馆、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馆等相继开馆亮相,持续提升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探索后街经济,以十全街、临顿路等更新改造为契机,将手作文创、文化策展等新经济业态嵌入古城街巷,乌鹊桥路乐村项目盛大开街,切实绽放千年古城年轻力。推动文旅发展,创新策划碑刻之旅等六大主题12条精品游线,打造十全子城、福气平江等15个高品质文旅生态圈,焕新升级相门古城墙光影秀,“拙政问雅”夜游项目获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充分展现古城的人文与时尚魅力。

实施“数字+”策略,驱动生产力焕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姑苏开放、包容的人文力量厚植创新土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肥沃养分。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布局信创、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赛道,近年来招引落地相关产业项目224个,新增新兴服务业项目36个,总投资248亿元,全力形成更多经济新增长点。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探索M0用地开发“姑苏路径”,上市M0、A35产业用地19宗,布局建设姑苏智谷、胥江数字文化创意湾等一批产业载体项目,苏规院成为全区首个本土培育上市企业,园林规划院挂牌新三板创新层,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聚动能。 

以文铸城赓续“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

始终从坚定文化自信高度看待古城的时代价值,坚决扛起“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古城保护职责使命,一体推进姑苏文脉系统梳理、保护传承、立体呈现,不断激活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推动“文化赋能古城保护,古城保护彰显文化”的双向奔赴。

怀珍视之心,多维度挖潜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韧性、耐心和定力,潜心开展“典籍里的姑苏”研究,创新实施“百景百事”编纂工程,推出特色名街志《平江路志》,夯实文化以古养今的脉络基底。深化与各类专家智库合作,常态化办好“姑苏·大家说”学习会,持续强化姑苏干部的文化浸润。深度开展人文经济学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路径探究课题研究,探讨人文经济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发展路径,打造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平江样本”入选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第一批《江苏人文经济入库案例》,为全国“人文经济学”研究贡献实践样本。

树全局之观,系统性加强保护传承。坚持“留改拆”并举,坚决不搞“大拆大建”,聚焦“点、线、圈、面”的空间格局,“一片一策、一街一策”推动古城整体保护更新。高标准实施“平江九巷”、32号街坊、子城片区、桃花坞片区、虎丘综改等历史遗存保护利用及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古城54个街坊实现社区规划师队伍全覆盖,潘氏祖宅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坚持“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实施“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一大批古建老宅焕发新生,着力打造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的新典范、新路径。

以创新之举,立体式呈现历史文脉。用好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新技术,持续深化古城容量研究,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全面汇聚6大类260余子类数据资源,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完成27个街坊和20处文保单位的全要素信息采集,入选省文物高质量发展案例。着力构建“苏”系列、“古”系列、“名”系列保护体系,大力推广苏作馆、苏味馆旗舰店模式,推动全市非遗在古城、全国非遗进古城,苏绣等非遗技艺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保障住建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场会、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等全国性会议顺利召开,面向全国展示姑苏古城保护成果。 

以文化人厚植“福气之城”的靓丽底色

始终将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落脚点、着眼点放在“人”字上,紧扣区域实际、紧盯薄弱环节、紧贴居民需求,全力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姑苏新实践。

聚焦文化惠民,实现精神需求新提升。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评弹、昆曲等演出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开心麻花运河剧场先后启幕,国家级非遗“轧神仙”等传统民俗活动深入人心。创作推广“一首歌、一部剧、一本书、一套标识”,“在十全遇见爱”原创征文大赛、姑苏原创歌曲大赛火热启动,音乐剧《花开河西巷》实现巡演,网络短剧《一梦枕星河》带火古城,微报告文学集《我心为民——姑苏区社区治理实践录》等一批精品力作正式出版,姑苏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感召力持续提高。

聚焦品质宜居,打造幸福生活新标杆。围绕“天地人、水木园、城街坊”,有序推进古城架空线入地全覆盖,统筹推进450条“净美街巷”创建,利用小微空间建设一批苏式人文小品,打造更多生活化、艺术化、年轻态、新形态的城市绿化景观。做实精细文章,全面启动“物业城市”试点工程,古城范围内181个无物业住区实现基础物业服务全覆盖。加强城市有机更新,古城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持续提升。

聚焦文明和美,谱写社会治理新篇章。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纵深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品牌向全国推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培优社区工作者、海棠先锋、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社区调解员、社区规划师、城市体检师等基层服务“七支队伍”,常态化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34期,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姑苏样板。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切实兜牢安全底线。

作者:方文浜(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苏州市姑苏区委书记)

13 07月

2024-07-13 18:00:16

浏览37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