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知事识人基本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练就知事识人基本功
发布时间:2024-11-22 作者:胡志勇
(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始终坚守公道正派这个立身之本,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围绕事业用干部作为识人立意,把用好干部为事业作为用人立场,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为事业谋才、不为个人谋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强调“要改进干部考核工作,提高知事识人穿透力精准度”。组织部门担负着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职责,知人善任是组工干部的“看家本领”,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做在日常,练就知事识人基本功,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选好用好干部,精准识别是前提。能不能识别干部,识别什么样的干部,与识人者的素质有直接关系,诸如“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一定程度暴露出一些组工干部知人善任能力还有不足。考察识别干部,关键是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担当表现,正确把握选人用人标准,对政策制度特别是干部工作有关规定和程序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坚持用好干部标准来衡量判别,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洞察本质、辨别良莠,识得“庐山真面目”,切实为党和人民选出好干部。
实践实战是成就干事创业的舞台,是辨识干部的考场。一个干部的表现好不好,关键要看干部政治素质高不高、工作业绩实不实、敢不敢担当作为,这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问题。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识别发现优秀干部的首要标准,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和考察结果反馈机制,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业绩观。把“全面、历史、辩证”原则贯穿了解识别干部的全过程,练就识人辩才的政治慧眼,擦亮发现潜质的辩证眼光,综合“听、看、查、比”情况,科学、系统、全面地考察识别干部。注重兼听则明,多渠道、近距离考准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素养、作风养成,既看“平时”又看“战时”,于细微处察实情、见真实,将政治素质考察的标准细化、实化、具体化,避免凭印象打分数。对照日常履职,常态化收集干部的工作实绩,通过考核指标、荣誉奖惩等,分析干部干了什么、干成多少、效果如何,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综合考量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能力水平。紧盯重点任务,注重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全面记录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和改革创新发展面前的具体表现、具体事例,避免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对评价较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列入近期可使用干部台账;对不适应角色、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实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切实提高选人用人把关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把真正经过实践检验的各方面优秀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要始终坚守公道正派这个立身之本,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围绕事业用干部作为识人立意,把用好干部为事业作为用人立场,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为事业谋才、不为个人谋官,在识人察人中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不断拓展眼界的宽度、境界的高度、胸怀的广度,做到选人用人不拘一格。要秉承实事求是精神,勇于说真话、实话、公道话,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旗帜鲜明给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对想做官不想做事、讲职级不讲职责、讲俸禄不讲奉献的干部远之弃之,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精准度,确保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推动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干部不断涌现。
(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4-11-22 17:41:32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