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15 作者:理平彦
新兴领域组织形态多样、人员流动性大,传统党建方式方法容易遭遇诸多挑战,要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新兴领域组织形态多样、人员流动性大,传统党建方式方法容易遭遇诸多挑战。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出新举措,不断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
准确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需要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
厘清“新”在哪里。新兴领域“新”在职业构成复杂、个体差异性大、行业类型广泛、流动性强、就业关系链条复杂多变。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新兴领域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做到群众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厘清“难”在哪里。新兴领域组织形态呈现出迭代快、网络化、去中心等特点,为党组织的建立与运作带来挑战。针对各领域的不同特点,要打好创新方法的组合拳,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切忌因循守旧。要通过理论宣讲等形式,加强思想引领、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切实倾听了解新兴领域党员的新需求、新难题。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法律等活动,让新兴领域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力量。
厘清“落”在哪里。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把党建工作重点“落”在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上。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乡镇(街道)兜底管理的领导体制,成立快递、网约车、电商等行业党委。建设过硬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注重从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要把党建工作重点“落”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上。提高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质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重在巩固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重在分类推进。要把党建工作重点“落”在作用发挥上,引导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二)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新领域、新课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日渐壮大,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然而,这些领域的党建工作相对较薄弱。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让新兴领域党建“有形”“有感”“有效”,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根深蒂固,力争“有形”。要针对不同领域群体就业方式、工作半径、特定需求,发挥属地、行业、企业优势,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采取片区联建、同业共建、挂靠组建、派驻帮建等方式,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让新就业群体党员找到“家”。对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确定党建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要建设过硬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立一支专业化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队伍,培优育好立标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润物无声,力争“有感”。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各类学习平台和先锋活动,保障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行使党员权利,让新兴领域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关心就在眼前,提升归属感、安全感。要聚焦解决新兴领域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党群服务阵地,建立以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和党员为主渠道的诉求表达机制,畅通诉求收集办理渠道,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分层分类推动解决共性诉求和个性困难,不断优化新兴领域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政策措施,以有温度的党建提升新就业群体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春风送暖,力争“有效”。要坚持把新兴领域党建与基层治理、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反哺”高质量党建。要引导党员带头履职、提供优质服务,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小组,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引导党员在企业爬坡过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中打头阵、当先锋。要推动融入基层治理,组织党员联系一部分新就业群体,带动引导他们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工作,由城市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执笔:靳仔囡 李敬伟)
2025-01-17 14:56:0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