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争当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群众》杂志2025年第3期

争当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作者:陆忠华(作者系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通州湾示范区因陆海统筹改革而生,作为南通沿海开发主战场,依托紧邻上海的窗口优势、出江入海的通道优势以及优质港口、岸线、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4年通州湾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税收收入增长1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6%,建安投资增长47.1%,工业投资增长72.9%,限上批发、零售、餐饮及规上服务业等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速,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新招引落户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在建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中石油蓝海新材料等3个百亿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6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达53.8亿元。我们将持续当好海洋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等交汇叠加机遇,以改革创新举措抓实项目、培优产业、做大总量,勇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坚持“聚链成群”

持之以恒做大经济总量

图片

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需要我们紧紧依靠自身政策、产业、科技等优势,把整合资源,做大总量、提升能级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创新产业集群,促进形成“横向成群,侧向成链”的产业链条,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从注重单打独斗的项目招引向产业链链主企业招引培育提升。围绕石化新材料、海洋高端装备、现代纺织三大主导产业,更大力度招引培育整合能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关联性强、耦合度高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紧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重点外资企业等在手项目,紧抓央国企、上市企业等落户资源,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攻势。持续优化“专业招商+全员招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大数据+”模式,加快构建行政化+市场化“双轮驱动”招商新格局。迅速推动新形势下招商转型,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母基金作用,积极申报省战新高端装备专项基金,会同央企创投基金共同打造基金合作平台,更好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把服务中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作为“一号工程”,以国际一流标准加快绿色化工拓展区建设,积极争取乙烯纳规、拓展区拓区,确保项目完成投资进度达10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投入达18.5亿元。围绕“2025年在建项目继续保持千亿投资额”奋斗目标,持续落实项目建设挂钩服务、项目联席会商及投产前要素盘点“三项机制”,确保已储备的23个省市重大项目应开尽开、能快则快。

增强产业发展“集聚度”。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充分释放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吸附和裂变效应,加快招引一批链主企业和链上专精特新项目,推动绿色新材料、海工装备、现代纺织三大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尽快实现千亿级规模。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传统企业进军高技术制造行业,鼓励小微高技术制造企业尽快入规纳统,探索开展(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

坚持“聚新谋远”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片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任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聚焦科技创新,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契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扎实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锻造经略海洋新引擎。

建强载体平台“主阵地”。积极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强与上海宝山、苏州汾湖等区域对接,探索收益分成、政策共享等合作模式。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巩固与华东理工、北交大、长三角国创中心合作成果,推动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高端聚烯烃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等。加快国家级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地下隧道空间国家级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会同中石油打造服务全市临港产业的液散原料国际商贸枢纽,会同省沿海集团共建省级海洋产业特色园区,会同苏豪集团共建纺织面料产业基地和大宗商品供应链安全保障基地。

激活企业主体“源动力”。加强科技招商,完成科创项目认定100个。分类分档开展规上企业无研发清零和研发“诊断+提升”行动,新增研发投入增幅超20%、登记技术合同总量增长15%,力争2025年底专精特新总量增长20%、高企总量增长50%。服务推动中铁大盾构换刀机器人智能建造工艺迭新、星汉机械砂轮磨齿机等再攀行业高峰,支持恒光、萌达等企业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高能级平台载体。

选准未来产业“新赛道”。瞄准深远海装备、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研究布局,推动中石油绿氢制造项目落地。依托驼航重载无人机项目,联动电子信息园控制系统、电路板等低空经济产业链项目,实现在近海探测救援、近海运输等领域取得突破。依托新型能源综合集成优势,规划建设智算中心,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坚持“聚能增势”

构建沿海营商环境样板区

图片

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需要我们不断强化港产城深度融合,着力将通州湾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充满活力、治理有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打造“近悦远来”的优质营商名片。

下好增量政策“先手棋”。落实好省、市关于都市圈同城化、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通州湾管理运行及投融资体制机制,巩固全域向海发展格局。用足用好“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国家上位规划,目前已储备未来三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个。

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探索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要素保障路径,落实专项债收储土地等政策,创新路径全力突破一港池历史遗留问题用海。充分释放相当A类航区功能,加快通州湾港区20万吨级码头投用,逐步完善江海河、公铁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快洲际假日酒店、东安荟商业广场建成投用。

强化优质服务“硬支撑”。出台立体化人才政策,加快人才安居保障新政策落实,打造“才聚蓝湾悦享生活”人才服务品牌。紧密与上港集团合作,加快集聚航运成本优势。开展好企业走访活动,用足用好制造业贷款贴息、“苏质贷”小微企业贴息等上级部门扶持政策,在全市各板块首创“惠企通”资金在线兑现基础上持续高效兑现惠企政策,用好“环评告知承诺制”“区域评估”等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基金对接会”,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降成本、拓空间。

激扬干事创业“精气神”。着眼发展所需,将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作为源头工程贯穿全年工作,围绕新阶段发展需求选人育人用人,进一步打好“培训教育+实践历练”组合拳,持续办好“聚力双循环、向海勇图强”干部讲堂,将精干力量集聚到发展和攻坚一线,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加速成长、挑担扛责,真正以工作的先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来源:《群众》杂志2025年第3期

作者:陆忠华(作者系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26 02月

2025-02-26 22:55:27

浏览8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坚持严实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养鱼”与“养水”(人民论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