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人才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李恒志
(作者系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人才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密钥,是塑造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一资源。自贡市是四川省低空经济的主要承载地、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地。近年来,自贡市贡井区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创建“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区”为牵引,在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领域探索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新范式,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托举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坚持政治引领,锚定人才工作根本方向。人才工作必须始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低空经济关乎空域安全、技术自主等国家核心利益,必须将政治引领贯穿人才工作全链条。要校准政治方向“指南针”,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服务国家低空经济战略作为区域首要发展任务,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要严守政治标准“硬杠杠”,始终将政治素质作为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将参与重大技术攻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确保人才队伍既能攻克技术“娄山关”,更能守好政治“上甘岭”。要压紧责任落实“传动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深化战略协同,推动产才融合提质增效。低空经济的技术跨界性与场景创新性,要求必须打破传统人才工作单兵突进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机制。要下好规划协同“先手棋”,建立产业规划与人才规划同步编制机制,将无人机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特殊需求前置嵌入产业发展蓝图,实现“产业布局”与“人才图谱”精准适配。要构建梯队建设“金字塔”,以战略科学家引领技术攻关、卓越工程师推动成果转化、技能工匠支撑制造升级,重点突破飞行器设计、智能航电等复合型人才瓶颈。要打造资源配置“强磁场”,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攻关模式,推动产业技术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对接,形成“全球引智、协同创新”的开放格局。
推进机制创新,激发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低空经济作为技术迭代快、创新需求强的新兴领域,亟需构建适配其发展规律的人才制度体系,破除制约人才价值实现的制度障碍。要完善人才评价“新标尺”,建立以技术突破、标准制定、场景应用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在职称评审中探索设立“低空经济专项通道”,让深耕一线的技术骨干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职业发展空间。要打通激励保障“中梗阻”,探索“技术入股+收益共享”机制,让科研团队可获得不低于70%成果转化收益,同步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构建“人才领衔、资本护航、技术蝶变”的协同创新生态。要搭建赛会平台“立交桥”,通过举办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等重大赛事,构建“技术展示—项目对接—人才聚合”三位一体的交互平台,让赛事活动成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立体枢纽,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在竞技中融合、在碰撞中升级。要畅通人才流动“大动脉”,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和体制障碍,推动建立成渝地区低空经济人才资质互认机制,推行“候鸟专家”“飞地实验室”等灵活用才模式,让智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涌流。
厚植发展沃土,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低空经济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全周期服务、文化认同、环境支撑提出更高要求,必须通过优化人才生态形成“人才成就事业”与“事业造就人才”的良性循环。要打造服务供给“暖心巢”,探索建立全周期、集成化人才服务体系,集成政策申报、医疗教育等48项服务“一键直达”,让人才创新创业“轻装上阵”。要培育创新文化“新土壤”,弘扬“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航空报国精神,建立“技术探险”容错机制,营造尊重科学规律与激发创新激情并重的文化氛围。要塑造城市发展“强引力”,建设“低空经济人才社区”,集成研发空间、深造学校、文化场馆等功能,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圈”,让人才在成就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系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3-25 08:12:29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