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洛阳: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洛阳: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江凌  字数:2765

《学习时报》(20250716日第05版)

(作者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洛阳市委书记)

 

洛阳,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根地、世界华裔七成姓氏的起源地。古往今来,河洛大地人文荟萃、文脉绵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

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专程考察了洛阳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最根本的是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最关键的是必须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在大力发展新文旅中建设文旅强市。

主打古都文化品牌

洛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王朝在此建都。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次第排开,“五都荟洛”盛景举世罕见。我们坚持把古都文化作为洛阳最具竞争力的文旅资源,加强古都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加快重现古都格局,把洛阳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旅游目的地。

抓好古都文化遗产保护。洛阳现有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馆藏文物60多万件(套)。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探索大遗址从“保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保护利用新模式,加强文物古迹、历史街区、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提高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水平,让中华文化瑰宝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新光彩。

建设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隋唐时期是洛阳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隋唐洛阳城是洛阳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突出“盛世隋唐”IP,着力打造以隋唐洛阳城宫城区、洛南里坊区、古城片区为核心,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3个片区为支撑的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随着天堂、明堂、应天门、天街等的完美重现,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和宫城区格局保护性展示工程等项目的加快推进,龙门石窟艺术保护展示中心等项目的谋划实施,隋唐洛阳城历史中轴线恢弘气象正加快恢复,洛阳古都格局风貌正加快重现,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将成为人们感受盛唐神韵、体验古都文化的绝佳之地。

加强对古都文化的研究阐释传播。持续抓好“五大都城遗址”保护展示和博物馆建设运营,加快推进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建设,创新世界古都论坛、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举办方式,着力提升洛阳古都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加强与郑州、开封、西安等城市的合作,协同打造“中国古都文化走廊”,着力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都文化旅游带。

做大新文旅产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新文旅产业正在成为文旅产业的风口。新文旅呈现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鲜明特征,契合情绪消费、体验消费、夜间消费的消费取向。我们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培育新文旅业态,加快推动新文旅产业做大做强,着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推动洛阳文旅持续火爆出圈。

大力发展演艺经济。加快建设一批演艺剧场和微剧场,做优“只看洛阳城”系列新演艺产品,培育发展微短剧制作等业态,积极发展演唱会经济,更好地把演艺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从《寻迹洛神赋》,到《唐宫乐宴》,再到《明堂幻像》,洛阳正为游客提供越来越多的高品质视听盛宴。

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培育发展汉服体验、非遗手作等业态,在传统文旅业态中植入更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沉浸体验中感受洛阳文化魅力。如今的洛阳已成为热门“汉服打卡地”,街头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传统之美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大力发展街区经济。新建和改造一批特色文商旅融合街区,加快现有传统商圈改造,引育一批有强大引流效应的网红小店,依托街区打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有效满足游客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新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街区“换装”归来,实现老味道与新潮流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力发展博物馆经济。积极探索“博物馆+运营公司”机制改革,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培育发展“博物馆+研学”“博物馆+文创”等业态,更好彰显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诸多“中国最早”到洛阳博物馆“河洛之光”,从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粒米的漕运之旅”到古墓博物馆“奇妙夜”系列夜游活动……新潮的博物馆展览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踊跃打卡。

打造全域旅游城市

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城市正加快向城市旅游转变,文旅产业正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我们主动顺应文旅发展新趋势,加快做大做强城市旅游,并以城市旅游带动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统筹推动城市提质和文旅产业发展。城市旅游是新文旅产业的主要形态,也是洛阳文旅的优势所在。我们把城市作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注重以文商旅融合标准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加快推进文商旅特色街区建设,打造更多高品质公共聚合空间,持续推进“牡丹花都、北国花城”建设,不断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文旅配套服务水平,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城市调性,营造更多让游客“有感觉、想打卡、愿传播、肯消费”的特色文旅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文旅品质,增强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在城市的体验感。前不久,洛阳入选“2024年度游客满意的中国境内十佳城市”。

统筹抓好城市旅游与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洛阳县域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山岳经典·十里画屏”老君山、“北国水乡”重渡沟等诸多风景名胜,兼具南北风光之神韵。我们积极做好黄河文化、伏牛山水等全域旅游资源开发,打造高品质县域旅游产品和线路,布局建设乡村旅居场景,加强县域旅游、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的联动营销,持续提升全域旅游热度。

统筹抓好市域旅游与区域旅游发展。强化区域联动,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文旅需求。我们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区及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等沿线城市的协同联动,做好旅游线路互通、游客资源共享、文旅品牌联合打造等工作,在更大范围拓展文旅市场。

新时代新征程,洛阳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持续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着力打好“文化牌”,大力发展新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文旅强市,不断开创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洛阳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洛阳市委书记)


16 07月

2025-07-16 15:03:50

浏览9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从“体育赛事”到“文化现象” “苏超”带来的城市治理启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