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祖雷鸣 字数: 4032

学习时报 》( 20251008日 第 01 版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的事情始终牵念于心,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战略高度统筹谋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见到新气象、取得新进展。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当好黄河代言人,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自觉把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去谋划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黄河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感。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黄河保护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6年来,我们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举全委之力配合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水利专项规划,制定19项黄河保护法配套制度,认真履行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凝聚各方力量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在黄河流域落地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进黄河保护治理,自觉把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去谋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领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要求,进一步增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高度重视,指出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民族、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充分呼应了人民群众对黄河宁,天下平的盛世期盼。6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盯洪水风险这个流域最大威胁、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生态脆弱这个最大问题主动作为,历经70多年论证的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下游1371公里的标准化堤防全面建成,依托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有力应对14场编号洪水,续写了黄河下游伏秋大汛岁岁安澜新华章;实施全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干流累计供水超1500亿立方米;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截至2024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达到69.07%,比2019年提升2.32个百分点,进一步改善了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下大气力解决流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河问题,不断增强流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增强黄河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部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一盘棋思想,要求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蕴含着黄河保护治理的科学路径指引。6年来,我们着眼全流域强化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筹治水与治沙,推动政府、市场、科技多种手段同步发力,着力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效能。构建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建立89个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先后开展10次黄河调水调沙,下游河道中水河槽过流能力达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中游水库群拦沙运用寿命得以延长;推动四川与宁夏、内蒙古达成2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8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碳汇交易项目签约;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初步构建全流域贯通、全领域覆盖、全链条联动的数字孪生黄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综合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加强黄河保护治理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加快推进黄河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江河,亲自擘画、亲自确立、亲自推动实施国家江河战略。今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将在水利部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关于黄河保护治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奋力开创黄河保护治理新局面。

持续完善水沙调控和防洪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意见》指出,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构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强化洪涝灾害风险防控。当前,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性并未根本改变,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必须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干支流统防统治,优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布局,统筹推进黄河水利枢纽重大工程,高标准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实施上中游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塌岸塌滩治理,推进下游河道、东平湖蓄滞洪区综合提升治理,加强河口保护治理,加快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全面提升洪水防御能力。紧盯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监测预报,加快构建雨水情沙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健全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增强暴雨洪水应对处置能力。

持续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开发利用格局。《意见》指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方位提升节水水平,科学配置江河流域水资源,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当前,黄河水资源供需缺口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必须从水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节水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稳步优化调整八七分水方案,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实行干流取用水全额管理和水资源差别化管理,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取用水行为。持续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严格执行高耗水工业服务业强制性用水定额,严格节水评价,推动非常规水配置利用。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水权交易,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流域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发展。

持续完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意见》指出,强化江河流域生态功能,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建设江河绿色生态廊道,推进河口及三角洲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先天不足本底差、后天失养病根深,必须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上游黄河源区封育保护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抓好中上游水土保持,推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小流域治理提质增效等建设,深化淤地坝系平衡理论研究,加大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力度。加强生态水量调度和管理,确保重点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相继开展乌梁素海、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加大中下游地下水水位管控和超采漏斗区治理力度,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持续推进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意见》指出,保护水文化遗产,传播水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对流域管理机构来讲,要以治河文化为主题主线,完善黄河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制度标准体系。强化水利遗产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持续开展水利遗产调查和数字化保护及展示。深化治河与治国关系、人民治黄历史等研究,培塑三千里长堤五千年华夏水文化品牌,抓好黄河水利工程与黄河文化融合,积极助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水利廉洁文化研究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黄河水文化影响力。

持续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意见》指出,进一步强化全流域管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强化科技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流域内外彼此支撑,各种治理要素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流域管理机构须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推进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审批,强化规划实施和评估管理,确保治理标准协同协调。全面贯彻黄河保护法,发挥黄河流域防总、省际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进流域协同保护治理。调动经营主体、社会力量积极性,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碳汇交易。加快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迭代升级水旱灾害防御四预等业务系统,增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强化模型黄河建设和运用,提升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孪生黄河的耦合联动能力。强化重大课题凝练和基础研究,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作者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09 10月

2025-10-09 20:29:21

浏览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 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