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习惯
父亲的习惯
文/王子皿
一
父亲嗜烟好酒,我参加工作后经常给他买烟买酒,虽不是高档烟酒,但比他平时抽的喝的要好得多。
第一次给父亲买烟,我一走,他就去附近商户调换,好烟换赖烟,两条烟就成四条烟。
店主和父亲很熟,问他:“老王,有好烟不抽,非要抽赖烟?”
父亲说:“咋抽都是冒股烟儿,抽好烟,烧嘴,心疼。”
“儿子孝敬你的,你还不抽?”
“好烟抽不习惯,还不如过去自己卷的烟有劲。”
人家笑他:“你把孩子都供出来了,咋还不知道享福呢?”
父亲自嘲:“没办法,咱生来就是抽赖烟的命。”
我知道后责怪他,他嘿嘿地笑,不反驳,也不辩解。下次我再给他买烟,他还是去换。我有时想直接给他买赖烟,省得他再去换,但转念一想,父亲应该很享受换烟的过程,依然给他买那种烟,让他照旧去换。
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父亲在土地上劳作一生,养成和土地一样的秉质,信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劳而朴实,知足而节俭。
二
父亲换烟,但不换酒。逢年过节,我都给他带几瓶好酒,想让他独自慢慢享用。可他一个人喝酒的时候,从来都不喝好酒,专喝十块钱左右的低档酒。
我问他为啥不喝我给他的酒,他说:“我喝习惯了,还是十多块钱的酒喝着舒坦。”
“你是舍不得喝好酒吧?”我问。
“是啊,一瓶酒几百块,喝一瓶,相当于喝几百斤粮食,嘴过瘾了,心却难受得很。”
“赖酒喝多了伤身,还是少喝点赖酒吧。”
“这你就不懂了,赖酒便宜,不会有人作假,没有假酒。只要是粮食做的酒,都是好酒。”父亲很有心得。
如果我们子女都回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父亲就会拿出我们给他买的好酒喝。他专门备了一个大箱子,里面放满了贮藏的好酒。和子女们一起喝酒,他断不会拿他平时喝的赖酒。
每次和父亲喝酒,我就发现,他都喝得有滋有味,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有时情不自禁地感慨:“好酒就是好酒,口感好,不辣嗓子,又绵又柔又厚。”
他的想法应该是——好酒是要和孩子们一起喝的,假如自己一个人独自喝好酒,就是浪费好东西,是自私,太不应该。
三
有次,他到城里办事,中午我带他到饭馆吃饭,点了两个菜,要了一瓶廉价的二两装酒,花了不到二百块钱。吃完饭,得知价钱后,他立即沮丧起来,说:“早知道花这么多钱,还不如一人吃碗拉面,一瓶啤酒呢。”
我笑他:“花得也不是很多,计较个啥。”
“你说得轻巧,”父亲忿然道,“你不知道现在挣钱有多难,村里人赶集卖菜,弄一大挑子菜,还卖不到五十块钱呢!”
接着对我说:“以后少下馆子,在家自己做饭吃才好。”
我赶紧答应他。多花钱,花不必要的钱,不管花谁的钱,他都心疼。他的这种心疼,是真的心疼,疼到肺腑,深入骨髓。
我买房子,贷款几十万,父亲知道后问我:“欠这么多钱,啥时候才还完啊!”
我说:“没事,我有固定工资收入,不怕的。”
“等你还完账,你也老了。”他对我说,“以后回来别花钱买东西了。”
此后,我每次回去,他都要到菜地里摘一大袋子菜,硬塞到我的车里,惟恐我因为房贷吃不上饭。
看他忧心忡忡的样子,我笑他,也疼他。作为父亲,即便没有力量替儿女解决问题,但还是习惯操一份看似无用的心。
四
儿子高考考得不理想,与心仪的大学无缘,郁郁寡欢。父亲第一时间进城,望着高高大大的孙子,只是笑,嘴都合不上。
他对儿子说:“超一本一百多分,考得很好了,很好了,咱老王家出人才了!”
儿子说:“我本来可以考得更好的,考试状态不好,发挥不太正常。”
“很好了,很好了,”父亲哈哈大笑,“考这么高的分,我的孙儿,棒得很!”
父亲不习惯在城里过夜,吃罢午饭就要回去。走时,他拿出厚厚一沓钱,对我说:“孩子高考考这么好,我奖励奖励他一下,这是给孩子的奖金呢!”
我不要:“你攒个钱不容易,还是留在养老吧。”
他非要给,呵斥我道:“我给孙子的,不是给你的,拿着!”
儿子也不要,懂事地说:“爷爷,你这么大年纪了,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他笑嘻嘻地对儿子说:“拿着当学费,好好学,将来考个博士啥的,给咱老王家光宗耀祖!”说完,把钱往桌子上一撂,起身便走。
在父亲的人生观里,人活着就是为了后人,后人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至于自己,吃什么穿什么,享福也好受罪也好,都是无所谓的。
2022-06-04 19:19:31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