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镇基层走进省委大院,以10年经历聊聊官场 “生存法则”
从乡镇基层走进省委大院,以10年经历聊聊官场 “生存法则”
从乡镇基层走进省委大院,以10年经历聊聊体制内的 “生存法则”。讲得不一定对,仅供参阅
1
不要看低自己
为何第一点谈心态问题,从接触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年轻公务员进入体制之前“心比天高”,进入体制之后感叹“命比纸薄”。
为什么呢?
很多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发现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工资待遇不高,单位人际关系、裙带关系复杂,如果自己学历一般,能力一般,没有背景、没有关系,那么自卑心态自然而生。
尤其是在“寒门难出贵子”、“朝中无人莫做官”的论调影响下,很多家庭背景一般的公务员,在面对权势背景领导、同事面前,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挫败感。
建议:只要考上了公务员,不管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哪个岗位,都不要屈服于周边的种种人和事。
要调整好自信心态,即使干着“打杂”的活,也要有一颗“进取”的心!
也许你没有背景、后台,也许不是985、211,但是对于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年龄优势,只要把握好机会,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2
学会埋头干活
公务员这个称呼,首先代表了这是一种职业,是要实实在在做事的。
然而,在当前的体制环境下,懒政现象、不作为现象非常普遍。
导致一些刚进队伍没多久的年轻人,也变得冲劲不足,得过且过,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上班点卯、下班走人。
有的人认为,我就拿那么一点工资,也就只能干这么一点活,为何那么拼命干活?
所以一些人不愿加班、牢骚满腹等等。
作为年轻人,如果过早的进入刚才所谈的状态基本就废了。
因此,撇开所谓的“关系户”之类的潜规则不谈,作为领导是需要用人的,没有人去干事何来政绩。
所以年轻公务员要学会少说多做、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中多请示多汇报,总之要知道你的工作表现领导和其他同事都看在眼里,但不一定会跟你说。
也许你会认为自己做的再多也没人知道、改变不了什么,但在关键时刻它所起的作用就能够决定你的升迁。
年轻干部要切忌浮躁、不要工作没有干好就想着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即使上去了也会摔得很惨。
笔者曾接触一名纪委年轻干部,工作能力一般,善于阿谀奉承,平时也不注意生活小节。
由于有一定的背景,年纪轻轻就担任了某个处室副职,后来没多久,在办理一个要案过程中犯了错误,作为“灯下黑”的典型处分了,政治前途基本结束。
3
更要抬头看路
埋头干活很重要,抬头看路更加关键。在体制内发展,方向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这个“看路”,看的是什么路?
说白了,就是你所从事的岗位、未来发展方向、所跟随的领导前途等等。
比如,每个单位都有核心岗位、普通岗位,核心岗位的工作更加锻炼人,发展的机会也比较多,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去核心岗位、重要岗位。
怎么样才能够去呢?起决定作用的肯定是分管领导及单位一把手了。
所以,踏实干活以外,怎么样去得到领导肯定、如何与领导接触等等,都是一门艺术活。
又比如,假如你考的是乡镇公务员,有5年服务期,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坐等5年后再看发展吗?
那肯定太迟了,所以得提早谋划、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
4
练就文字能力
众所周知,文字艰辛,劳力费神,谁都不想搞文字工作。
但无论在机关还是在基层,无论是管理类岗位还是技术类岗位,文字工作是公务员工作的基础,非常重要,绝非纸上谈兵。
举个例子,现在从上到下的遴选、选调考试,笔试考的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写作能力,面试考的就是言语表达能力。
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想在遴选、选调中脱颖而出是很难的。
那么,既然文字能力那么重要,年轻人要怎么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呢?
如果所从事的不是综合类、政策研究类、文秘、办公室等岗位,接触文字材料的机会不多,要提升写作能力确非易事。
练就文字能力是一门大学问,除平时多读文件、报告,博览群书以外,个人认为:
学习上级领导的讲话稿(含工作报告)特别是高层领导的讲话稿,能够快速提升文字材料写作能力,因为讲话稿是最不好写的,也是最能体现写作水平的。
总之,要趁年轻多练笔,多写调研类的材料,适当机会可以多投稿(有文稿公开发表了,遴选、选调的时候能够有很大帮助)。
练就写作能力并非要成为笔杆子,而是以此作为进步的重要能力之一。
5
闲谈莫论人非
这一点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要做到很难。
因为每个人周边都有同事、有圈子,大部分人在一起交流工作之余,一般不是在议论别人是非,就是背后被别人议论是非,女同志特别明显。
祸从口出,在体制内来说更加明显,管好自己的嘴真的非常重要。
一方面,不要去妄议中央,被人抓住小辫子有时候很被动的;
另一方面,不要去讨论别人的破事,不说他人是非,因为只要你讲了,兜兜转转肯定最后可以传达到当事人那里。
每个人,对别人讲自己的坏话是最敏感,也是最记仇的。
6
避免被贴标签
这里所指的标签,就是不要被其他人先入为主的认为你是谁谁的人,你是哪个山头的人等等。
体制内的人命运其实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你再努力,还得遇到个看你顺眼的领导。
遇到一个好的领导,你一顺百顺,遇到一个跟你不对付的领导,就算你有逆天的本事,你也得低眉顺眼的夹着尾巴做孙子。
”你跟领导的关系,是双向的,跟对领导、跟对人很重要,但是也不能跟得太近,即使跟得近也不要被人知道,这才是最高明的。
为啥呢?
因为城头变幻大王旗,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其中缘由大家可心领神会。
7
圆融通达做人
在公务员队伍中,做人做事要圆融通达,要低调并保持谦恭的态度,不要锋芒毕露,过分的张扬自己,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
在处理事情方面,既不能违纪违法、不能违背原则,但也要学会圆融通达。
举个案例,某地要从区委书记中提拔1人担任副厅级职务,有两人的资历、能力比较符合。
A曾担任某副省级领导秘书(该领导已退休),平时工作雷厉风行,个人能力很强,抓工作成效明显,但是对外联络、对上交流方面欠缺,主动跟市委领导接触、报告次数偏少;
B是本地成长的干部,工作能力也强,但与A相比弱了一些,但B情商很高,很善于人际交往,经常到市委领导办公室报告工作,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把很多上面领导交代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好。
最后在提名推荐阶段,B遥遥领先,最后如愿以偿提拔。
8
分门别类同事
同事与朋友,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再好的朋友也容易反目成仇,更何况在公务员队伍中。
所以,跟本单位的同事,怎么处理好关系至关重要。
同事中也可以有好朋友,关键是要分门别类。
有的人,目前跟你没有竞争关系、没有利益冲突,很容易成为朋友,然而事情是不断变化的……
最主要的是该保持距离的时候保持距离,不要太过于跟人交心交底。
比如,你把你的隐私都告诉对方了,你很难保证会不会因此被人穿小鞋。防人之心不可无,切记。
刚进入队伍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人使唤利用,即使知道被利用,自己也要留个心眼,不要真把自己当傻瓜。
9
乐观面对生活
工作毕竟是工作,家庭、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之余,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一些、充实一些,健康一些。
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很重要,不要今天妒忌另外一个一起进单位的人升迁了,明天妒忌另外一个同事选调到好单位了等等,在这些无谓的攀比、比较中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也不要太把公务员当回事,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核心。
10
保持离开能力
从当前的趋势发展来说,作为公务员,要保持随时可以离开、而且离开后可以发展得更好的能力。
共勉!
2022-06-16 22:57:1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