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三种角色”为乡村振兴蹚出新路
当好“三种角色”为乡村振兴蹚出新路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累计选派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连同驻村干部累计300多万名,他们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斗在战贫困、奔小康一线。
今年5月,中办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又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响应号召、牢记嘱托,奔赴各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团结带领群众接续奋斗,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无疑人才干部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激励引导人才干部当好“三种角色”定能为乡村振兴想出好法子、找到好路子。
当好“贴心人”,把好群众需求“脉搏”,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是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要聚焦道路、饮水、用电、住房等民生项目,要办好粮食直补、新农合、新农保、农机补贴、农村低保、小额贷款等民生实事,要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办好养老保险、低保、医保、旧房翻建等利民好事,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坚持把牢对党忠诚、对群众有感情、工作上有本事三条“硬杠杠”,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待,努力当好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当好“领头雁”,抓好产业发展“根基”,释放乡村振兴前行活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推动产业发展更加要发挥好党员干部“领头雁”的作用,发挥自身优势、激发村子优势,找准致富法子、蹚出发展路子。要求党员干部要访民情、汇民智,依托农村特色优势资源,推动产业发展,要推广使用新型农具,创新农技服务,节约产业发展成本,延长产业链,要建立农业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引入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探索产业升级,打造产品品牌,切实发挥好干部带头作用,培育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为群众带去发展新思路,激发村民信心活力。
当好“组织员”,做好人才培养“指引”,积蓄乡村振兴发展潜力。对人才的组织管理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不仅要选好人才,更要人尽其才。要激励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经风雨、长才干,和村民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坐一条板凳,同耕一方田,敢于当“热锅上的蚂蚁”,打开工作局面,要引导党员干部干实事,无论是征地拆迁、危房改造,还是修建新设施,申请新项目,抑或是落实补贴、申请贷款,都要引导干部做到脚沾泥土、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要培养人才建强堡垒,通过选派好干部帮助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才聚,产业兴,村子旺。站上新起点,奋进新征程,仍然需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把希望播撒在群众的心底,当好“三种角色”,为乡村振兴蹚出新路。(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钟吉祥)
2021-09-24 17:06:15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