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夯实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来源:2024年第10期《前进》杂志
强力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夯实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中共山西省能源局党组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支持山西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为山西能源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省能源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更大力度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能源力量。
一、全面提升供给质量,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我们立足我省煤炭资源禀赋,推动煤炭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高标准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进一步夯实煤炭“压舱石”作用。
(一)煤炭增产保供彰显担当。面对2021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煤炭紧缺、电力不足的严峻形势,山西坚决扛起能源大省的政治责任,全面统筹增产保供和安全生产,充分发挥煤炭在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国之大者”重要作用,立足全国、超前谋划,强力推进煤炭增产保供。2021-2023年累计生产原煤39亿吨,在全国占比近三成,以长协价为全国保供煤炭超过12亿吨。
(二)智能化建设引领全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把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举措,以健全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培育产业生态为核心,以示范试点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升级。累计建成141座智能化煤矿、157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数量占全国近三成,10座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全部建成。
(三)绿色开采试点示范持续推进。山西省率先出台地方标准《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指南》,落实煤炭资源税减征和充填煤量折算产能置换指标等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建成30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多类型绿色开采技术路线基本形成。
二、积极提升清洁电力发展水平,电力外送基地基础优势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年来,我们立足我省优越的区位优势,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优化网架结构,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和雄安新区,全力打造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清洁能源基地。
(一)电力外送基础巩固提升。全省发电总装机13966.61万千瓦,位列全国第八,2023年外送电1575.98亿千瓦时,净输出电量排名全国第二,晋电外送至全国23个省市,有效保障了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电力供应。
(二)煤电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科学布局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煤电机组,加大落后煤电机组淘汰关停力度,大力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全省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占到煤电装机的“半壁江山”,百万千瓦机组已建成6台、在建4台。
(三)外送规模和区域不断扩大。西电东送调整系列工程全面投产,山西在运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华北特高压环网运行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全省已形成“三交一直”6回特高压+14回500千伏外送通道,电力外送至京津唐、河北、湖北、江苏等23个省(市、区),外送能力从2019年的2817万千瓦提高到目前的3162万千瓦。
(四)电力市场化改革领跑全国。作为我国首批八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我省电力现货市场于2023年12月22日转入正式运行,是国内第一个进入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五位一体、“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为国家建设全国统一的高标准电力市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加快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新能源实现了高质量跃升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近年来,我们统筹做好新能源总体规划和发展布局,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开发高比例利用。
(一)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6768.94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8.47%。开发模式更加多元,已建成40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基地、700万千瓦晋北风电外送基地,实现了光伏扶贫、风光互补、风电供暖、矿山修复、光伏+等多场景应用。
(二)储能建设跨越发展。抽水蓄能形成了“1+3+3+9”的格局,开展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应用场景“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目前全省已建成新型储能项目33个、装机184.78万千瓦。
(三)产业优势持续增强。风电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太重整机制造引领,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法兰、轮毂等配套产品同步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光伏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综合产能超21GW;新型储能产业实现多种技术路线发展,锂离子、钠离子电池实现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规模化发展,全钒液流电池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大力提升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提质增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作为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我们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支持力度,积极探索不同深度煤层气、致密气资源高效开发,为提升我国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彰显担当。
(一)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规模持续扩大。实施增储上产专项行动,多层系多资源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中浅层煤层气稳产、致密气提产、深部煤层气和薄煤层增产的多元发展格局。2023年,全省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145.9亿立方米,其中煤层气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
(二)油气长输管网格局不断完善。落实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山西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油气长输管道132条、9477公里,较2019年新增10条、702公里,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三纵十二横”管网格局,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气需求。
五、深入推动消费侧节能降碳,绿色能源消费体系初步构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山西既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近年来,我们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扎实推进节能降碳,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多维度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体系。
(一)能耗“双控”目标全面落实。“十四五”前三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约10.9%,已完成国家下达“十四五”总目标(下降14.5%)的73.7%,完成进度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3%,降幅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有力有效。在重点地区严格落实新改扩建用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有序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十四五”以来全省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逐年下降。
图片
全国第一口深层煤层气大规模压裂水平井
(三)清洁取暖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稳妥推进清洁供暖改造。全省11市全部完成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改造任务,累计完成691.52万户,较2019年增加343.52万户,超额完成国家规划目标,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600万吨以上。
(四)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省共建成投运换电站123座,公共充电站6884座,公共充电桩7.75万台,桩车比达到1:7,基本满足全省59.44万台新能源车充电需求,在北方省份中率先实现公共充电桩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
新时代新征程,全省能源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系统部署,紧扣山西能源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对外合作,高标准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电力外送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
来源:2024年第10期《前进》杂志
2024-11-12 23:19:55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