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三认”背后的作风要求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读懂“三认”背后的作风要求
发布时间:2025-08-06 作者:杨志新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曾说:“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年轻干部处于成长进步黄金期,要抬头认好路、认好左右邻、认清一域禀赋特点,在摸清实情中校准方向、于共情共鸣中筑牢从政根基。
“认路”从来不止于熟悉街巷门牌,更在于明晰工作的脉络与航向。要认准“思想路”,将党的政策方针与基层实际精准对接,搞懂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要走好“实践路”,多用脚步丈量责任田,哪些路段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哪些角落是矛盾纠纷的多发区,都要记在心上、绘入脑中。唯有既识地理方位,又明发展方向,才能让每一步行动都踩在点子上。
“认邻”的核心是“认心”。把群众当亲人,工作才能有温度、见实效。年轻干部要主动敲开群众家门,听一听邻里的家长里短,问一问田间的收成冷暖,摸清乡亲们的急难愁盼。与群众打交道,既要“事事有回应”彰显态度,更要“件件有着落”体现担当,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需协调推进的及时跟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就在身边,问题有人解决”。当“认邻”变成“认亲”,群众自然会从“旁观者”变为“同行者”,工作也就有了最坚实的支撑。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精气神”,“认特点”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金钥匙。有的地方坐拥绿水青山,却守着金饭碗饿肚子,有的地方群众手艺精湛,却苦于酒香也怕巷子深,这都是因为没有走好适宜自己的特色发展路。要力戒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通过扎实的调研访谈,把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瓶颈、文化特色摸清楚、弄透彻。要从“一地一特”中找思路,把特点锻造成亮点,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切实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2025-08-08 15:49:1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