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县域引才留才困境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破解县域引才留才困境
发布时间:2025-09-08 作者:秦健鹏
(作者系河南省汤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人才是引领县域发展的宝贵资源,当前,县域仍面临人才引不来、用不好、留不住等困境。汤阴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坚持系统施策,厚植引才聚才的乐业沃土。面对县域人才短缺、结构不佳等难题,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吸引人才、支持人才。政治引领聚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至少联系服务2名专家人才。结合全县重点工作和发展大局,举办专家人才专题培训班,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切实把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刚柔并进引人才。持续开展“春风行动”“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系列招聘活动,先后赴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探索实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以更宽阔的视野、更灵活的方式、更高效的机制集聚人才。专项编制留人才。利用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政策,为事业单位招引34名硕士人才。配合市级开展“政企双聘 政聘企用”工作,推动人才以“工作在企业,编制在市里”形式进入县域企业工作。通过盘活人才专项编制,切实帮助企业和园区引进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开源拓渠用人才。探索“总部聘用,子公司使用”的人才引进模式,总部定向选派优秀人才到在汤子公司开展业务指导、人才培养,为企业注入智慧活水。
聚焦产才融合,构建智汇赋能的乐创平台。激活县域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县域企业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产创融合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金8条”,引导县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产教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县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全县16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全覆盖。产才融合构筑协同育人强磁场。依托六大产业支撑,围绕“产业链”精准布局“人才链”,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锚定“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目标,成立驻京津冀招才引智工作站;永新化学与青岛科技大学举行产学研项目签约仪式,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心基地。
完善服务链条,营造近悦远来的乐享生态。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让人才在县域安心安业,需聚焦人才关注的“头等大事”“关键小事”,持续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政策护航,让人才有依有靠。坚持在人才服务和生活保障上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落实生活补贴、购房补助、医疗保健、免费公交、文化旅游等人才优惠政策,高标准筹建人才周转房,人才经过认定即可免费入住三年,在人才公寓周边设立“人才公交站”、打造“兴汤人才健身馆”,让引进人才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举办“洹泉涌流·会聚良缘”单身青年职工联谊会,通过企业家“一支笔”制度帮助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问题,切实提升引进人才在汤归属感。暖心服务,让人才有滋有味。利用新春、中秋佳节举办人才座谈会,开展“情系岳乡,喜迎新春”在外高层次人才和成功人士恳谈会,切实增强专家人才在汤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开展“我在汤阴挺好的”“学子看家乡”系列活动,组织专家人才和汤阴籍在外学子参观游览汤阴风景名胜、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激励和引导人才选择汤阴、深耕汤阴。平台托举,让人才有位有为。依托县域融媒体平台,推出“产才融合:一线故事汇”“产才融合:青年人才思享汇”专栏,积极宣传引进人才代表典型事迹。定期开展“县管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金土地拔尖人才”“十大名医”“十大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持续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企业点单,专家报到”模式,组织各领域专家人才开展服务活动,持续提升“洹泉涌流·才聚岳乡”人才工作品牌影响力。
(作者系河南省汤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9-08 16:39:5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