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夯实基层治理体系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夯实基层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5-11-10 作者:都基殿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创新工作机制、配强工作力量、夯实工作基础上抓落实,把党的组织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健全治理体系。基层治理涉及面广、复杂度高,必须打破单打独斗的惯性思维,用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整体协同推进工作。要立足全域覆盖、精准高效原则,聚焦织网、选人、定责主线,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构建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基层治理三级体系,建立问题收集、分流交办、执行处置、双向反馈的闭环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要凝聚基层共治合力,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注重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参与基层治理;为治理主体搭建制度化协作平台,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议事机制,将分散的治理力量纳入有序的治理轨道,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治理体系。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聚焦边疆地区特色区位和发展任务,创新构建党政军警民协同联动的治理体系,搭建制度化、常态化共治平台,如党建联席会议等,明确各方参与规则、权责边界与协作流程,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更好推动边疆地区和谐共治。

抓牢关键队伍,凝聚治理力量。基层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关系民之安乐,基层干部队伍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选育管用一体推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治理队伍。在选拔上,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四好四强标准,选拔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口碑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廉洁自律强的优秀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确保基层治理领头雁可靠有力。在培育上,要聚焦实战需求,通过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政策理解、群众工作、应急处置等能力。关注年轻力量的成长,通过引雁归巢等举措,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基层、跟岗锻炼,为治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使用上,要建立干部包联群众机制,弘扬和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到最末梢,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走进村(社区),重点掌握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环境整治、纠纷化解等情况,建立收集办理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帮助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米

强化服务保障,打牢治理基础。基层治理面临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多元化、群众诉求多样化等问题,确保基层长治久安,将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离不开坚实的保障服务。要坚持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阵地建设、资金保障、数智赋能精准发力,营造良好治理环境。要整合优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导向,打破传统的办公化布局,打造集服务、议事、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感受服务零距离。要将基层组织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投入和使用机制,确保基层组织有效运转;落实网格员、村(社区)干部等群体的薪酬保障,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激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强化技术赋能,推进智慧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发挥信息分析、指挥调度、党群互动等作用,打破部门壁垒和数据孤岛,推动实现治理信息实时共享、问题高效处置,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系辽宁省东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0 11月

2025-11-10 22:43:30

浏览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以改革思维提升组织聚合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