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南通市委书记王晖: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吹响了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奋斗号角。省委书记吴政隆勉励南通“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理解,省委是要求南通站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交通、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能级,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这为南通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寄予了厚望。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十三五”期间,我们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扎实推进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奋进现代化新征程,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扛起省委赋予的重要使命,更深层次接轨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更大格局向海发展,确保“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市场主体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全省占比均突破10%,海洋生产总值全省占比超过30%,更加自信昂起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加快成为“新苏南”“北上海”。
强化枢纽功能,协同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效率发挥要素集散作用
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坚持战略工程牵引,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实施通达世界关键工程,以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打造江苏远洋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高起点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未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的“轨道上的机场”,与浦东、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枢纽。实施跨江融合先导工程,推动北沿江高铁以及通苏嘉甬、如通苏湖等铁路尽快开工建设,推动张靖皋、海太等过江通道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形成“八龙过江”格局,完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网,实现与上海、苏南交通同城化,全面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实施高效通勤基础工程,建成投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着力打通断头路、构建快速路,织密干线公路网,加快市域铁路快线的规划建设;加快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高品质客运服务体系、高效率货运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面向国际、国内的资源配置能力。
增强产业实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更高水平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得益于先贤张謇的创新实践,南通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基础较好。我们将积极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建设,深入落实与苏南城市跨江融合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升级,深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链精准对接、供应链双向融合。突出科技创新驱动,深入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沿江科创带,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上海交大南通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5%。突出优质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聚焦补链强链,既聚力招引带动性强的航母级大项目,也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努力实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项目招引建设新突破,以高质量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突出开发园区转型,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发挥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投融资等决策管理,在行稳致远中发挥好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着力加强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深化跨江合作园区发展,发挥好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突出产业集群培育,围绕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选好细分赛道,完善培育机制,做大做强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提升城市能级,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更高起点发挥城市辐射作用
2021-12-14 17:29:3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