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改革攻坚能力作风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锻造改革攻坚能力作风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王鸿韬
(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举改革之旗、凝聚全党之力、引领中国之治,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提出更高要求,要着力锻造过硬能力作风,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突出凝心铸魂,推动干部思想大解放。理论武装越彻底,思想认识才会越深刻,改革行动就会越自觉。面对新使命新征程,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牢干部成长的基础。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用活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红色教育路线,常态化开展现场体悟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改革自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深入实施“学先进、拓思路、促发展”专项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学习借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制度开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举措。
强化实训实战,推动干部能力大提升。坚持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干部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在精准化培训上做细功。围绕改革重点任务,实施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跟进式”开展数字经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专业培养,帮助干部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在实战化锻炼上用真功。实施“干部一线锻炼赋能工程”,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关键吃劲岗位最前沿,在火热实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实施“年轻干部优选计划”,遴选年轻干部赴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在实践中锻炼、在历练中成长。在专业化建设上下硬功。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开展干部专业结构分析,科学确定在职、后备和重点培养干部的比例,对3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长期跟踪培养。拓宽专业型干部来源渠道,通过专项调研掌握一批、年度考核推荐一批、基层锻炼识别一批,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树牢鲜明导向,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亮明标尺“选”。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一线、重担当用人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引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完善手段“察”。深入重点项目、信访维稳、“五星”支部创建等现场,通过一线跟踪考察、定期谈心谈话、季度分析研判,把“承担了什么风险、破解了什么难题、干成了什么实事”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建立干部实绩评价清单和问题清单,逐项对标、量化评价,引导干部强化争先创优的作风。具化标准“用”。坚持以实绩定等次、凭贡献论奖惩,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文旅文创等重点领域,对领题攻坚、表现突出、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大奖励力度,及时予以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
强化激励保障,推动干事环境大优化。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改革越到深处越需要干部主动担当。要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营造“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生动局面。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鼓励干部在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大胆试、大胆闯,旗帜鲜明为探索型、创新型、改革型干部撑腰鼓劲。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活动,选树、表彰一批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褒奖力度,组建担当作为好干部宣讲队,以身边人讲述身边担当故事的方式,传播和弘扬好干部的优秀品质、担当精神,让担当作为者更有尊严、更有地位。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发挥职级晋升的杠杆作用,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关爱干部身心健康,建立定期体检、健康休养、心理疏导等制度,让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全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中来。
(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2025-04-15 10:33:25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